因為兵力不多,自然是選火器用得好的士卒充入其中。
“嗯。”
魏廣德微微點頭,隨后就轉頭對譚綸和張科說道:“不管最后結果如何,兵部都要命令之前抽選的各沿海衛所勤加訓練,隨時都能拉得出去才行。”
張科和譚綸對視一眼,笑道:“這是自然,督促各部練兵,本就是兵部職責所在,自然不會鬆懈。
回頭我就在下文各衛所,言明此事。”
魏廣德點點頭,隨即抬頭望著屋頂,忽然問道:“那大寧呢草原上最近有無對大寧的反應”
早前魏廣德提議,兵部就制定了在俺答汗死后出兵大寧的計劃。
年中俺答汗死了,內閣出手平衡草原各方勢力,兵部就把這份計劃翻出來。
重新在大寧駐軍,本意就是在薊鎮之前增加一道屏障,同時也可以側翼保護遼西走廊,大大提到大明在北邊防線的厚度。
而且明軍退出大寧多年,草原各部也不敢進駐大寧,也就是在周邊牧羊或過路,遼東軍這兩年每年都派人前往巡邏。
后世對明朝有所謂“棄地縮邊”的說法,但實際上朝廷從未下過這樣的文書。
魏廣德之前就分析過永樂時放棄大寧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釣魚。
只不過可惜,當時的大魚都沒上鉤。
而之后隨著明軍戰力下滑,草原各方依舊投鼠忌器不敢進駐大寧,可見當時永樂皇帝的判斷多少出現了失誤。
此次進駐大寧計有官軍萬余人,家屬三萬,讓這座古城重新煥發活力。
不過,進駐是一碼事兒,草原各方對此的反應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目前來看,土默特、朵顏等部似乎都視而不見,並未對大寧露出威脅之意。
就之前錦衣衛傳回消息,歸化城因為此事爭執比較厲害,不過大多人擔心因此破壞和大明現在的貿易關係。
蒙古的權貴越來越離不開大明的物產,所以也不愿意輕啟刀兵。
畢竟歷史證明,中原不亂,他們其實很難越過邊墻深入內地。
只不過這是歸化城的態度,可是遼東的蒙古部族可都是不聽話的,他們時常和遼東官軍小規模交戰,根本不聽汗王命令。
當初俺答汗那會兒都不聽,更別說現在屁股還沒坐穩當的黃臺吉了。
“儘快讓他們安定下來,朝廷也不可能一直給他們提供糧秣。
不過軍械糧秣,這兩年還是要足額供應,讓他們站住腳。”
魏廣德其實更擔心兵備道漂沒物資,這次豪賭可謂成功,大寧重歸朝廷控制。
可若是因為官員劣根把這個優勢給弄沒了,魏廣德才是找不到地方哭去。
在張科面前提起此事,就是希望他能夠更加重視。
“大寧”
聽到他們說起這事兒,俞大猷張張嘴,不過最后還是什么話也沒說。
魏廣德看到了,只是笑笑。
他知道俞大猷想說什么,早前書信里俞大猷就提過,既然朝廷收復大寧,何不以延綏和宣大兩軍東西對進重新恢復對河套地區的控制,在黃河南岸構筑邊堡。
不過魏廣德算帳后覺得沒辦法做,因為沿黃河重新構筑邊堡需要耗費大量錢糧,朝廷無力承擔如此巨大工程。
歸化城也不會視而不見,后果難料。
更別說邊軍前移,怕是延綏等軍鎮也未必樂意。
只能說嘉靖帝當初中止收復河套的計劃是有遠見的,並非過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