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一些具體實施辦法,包括水師預先計算出福船等運載能力,兵部要大致劃分好運兵和運糧所需船只。
這些都是最初步的計劃,至于真正實施應該是在來年下半年開始推動。
不過錦衣衛對倭國的情報收集還要加強,特別是送回情報的時間,還要壓縮,以保證情報的時效性。
從兵部出來,魏廣德沒急著回內閣處理公務,而是讓人把他抬到崇文門內大街上。
在崇文門內大街和東長安街交匯處,屬于澄清坊的臨街位置,魏府一口氣拿下大大小小十多個商鋪,連帶后面的院子一起買下來。
這里,自然就是魏廣德興建京城洋樓的位置。
馬里奧和他徒弟盤帕薩特納尼考察了京城附近的石山,在確定石料后,拿出了一個五層建筑的設計圖紙。
在建筑的東側,還會有一個足有七層樓高的鐘樓。
鐘樓不需要馬里奧考慮,他只要把鐘樓建造出來,中規中矩即可。
實際上,這次出兵部前,魏廣德已經單獨和俞大猷說了一句,讓他聯系壕鏡的鐘表匠,看他們是不是直接來一次京城,幫他在樓鐘做出來。
自然,魏廣德會為他們提供路引,保證鐘表匠師來京城的安全。
整個工程計劃明年初開建,不過除了臨街的鋪子會一直經營到正月十五以后再拆除外,其他的都已經開始拆毀和打地基。
預備的部分石料也分批拉進城,儲存在那些地方。
這絕對是四九城除營造都城以來最大的工程,僅此于嘉靖朝修建外城城墻的工程量。
大批石料完全靠人力運輸,安裝,魏廣德都考慮到時候讓人走朝陽門進城,免得在外城繞來繞去。
魏廣德這次過來,就是看看前期的準備工作。
大明建筑的低級和西洋建筑是大大的不同,所以需要這兩師徒一直看著,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失誤。
同時,也有實地查看,完善設計圖紙的目的。
到了東長安街盡頭,算是到地方了,這里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絲毫看不出很快這里就會變成一個大工地的樣子。
只是在兩棟木樓之間一個巷口,那里已經放下一個欄桿,禁止閑人進出。
魏廣德的轎子就停在拉桿外,放下的欄桿早就被移開,魏廣德已經在出來迎接的魏府管事引領下走進了里面的工地。
“老爺,按照你的意思,對拆毀的房屋都反復澆水,好在這里面就有三口水井,取水倒是方便。”
受到后世工地降塵的要求,魏廣德也要求手下這些大明工匠在拆毀房屋時多澆水,減少灰塵彌散。
效果也是有的,至少比不用要強了許多。
“水井和馬里奧說了嗎?都要保留下里,作為洋樓灑掃用水使用。”
大明京城能喝的甜水有限,他們喝的都是京郊山泉之水,而京城里普通百姓則是喝河水,這也催生出水工,每天就是不停往京城各個坊市送水售賣。
這樣的高價水,當然不能用來灑掃用。
所以城里苦水井的咸水就是最好的水源,每年可以省下不少水錢,也不浪費。
“已經說了,馬里奧已經標注了水井的位置,說會把他們建成單獨的水房,保證井水以及可以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