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急忙說道。
這些,都是單靠拍腦袋設計想不到的,只能設身處地因地制宜進行設計,才能拿出最完美的方案來。
周圍顯得很是雜亂,推倒的墻體,散亂堆疊起來的木材,還有碎裂的瓦片,就像這里剛剛經歷過一場浩劫一樣。
一角,一群人聚在那里。
“那邊什么情況?”
魏廣德指著那群人問道。
“那是馬里奧的徒弟盤帕薩特納尼在帶人做下水道。”
管事急忙答話。
“對了,大興縣衙的人來看過沒有?”
聽到下水道,魏廣德馬上就重視起來。
別覺得四九城是天子腳下,各方面設計都應該盡善盡美,實際上北京城的排水功能一直有問題,遭遇暴雨天京城出現洪災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要出現暴雨,城里就會因為城墻阻隔很難快速排出雨水,導致城里一片澤國,過去那些飄蕩在水面的糞便更是讓人不忍直視。
所以京城權貴之家,往往都會在院子里壘砌小山,之上修建樓閣,就是躲避這種天氣的。
普通人家,只要有條件,也都會建樓閣避雨。
隆慶年間魏廣德下了大力氣,讓大興縣和宛平縣與工部街道廳配合,疏通城內水渠,就沿著城內主街完成了下水道的建造,其上鋪石板,定期進行清理。
又對城里行走的馬車騾車進行嚴管,勒令必須給騾馬吊上糞便收集袋,又從京營余丁里選調一些負責街道清掃,安排糞夫除了往城外運糞便之外,還把城里垃圾也都帶出去,四九城方有了今日干凈整潔的樣子。
商人們一開始對于要他們出錢保潔很不滿意,不過時間長了,效果顯現出來,京城一改屎尿遍地,奇臭無比的面貌,現在各家也都不抵觸,縣衙差役挨家挨戶收清潔費也變得容易起來。
現在誰進入四九城,不伸出大拇指夸一句“不愧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
之前歐羅巴使者進入四九城,那也是上上下下到處看,還不斷記錄。
可以說,四九城絕對是這個時代天下一等一宜居之地。
這一套,已經被編撰成冊,下發各地州府,南京、鳳陽、天津和松江府也開始行動起來,按照京城的樣子清理城市街道,疏通排水溝渠,建立城市下水道系統。
只是因為城墻的原因,四九城下水道是沒辦法建成歐洲那種一人多高巨大的地下城市系統的樣子。
偶爾也會因為暴雨導致排水不暢,部分路段積水嚴重,但也比早前好了不少。
“已經看過來,準備兩條排水溝渠,一條通御河,一條走崇文門地溝出去,現在盤帕薩特納尼就是在監督工匠用羅馬砂漿做下水道。
那東西砌石塊都也堅固,十分好用。”
管事口中說的羅馬砂漿當然不是現代的水泥,而是十六世紀歐洲建筑中大量使用的一種類水泥物質,由石灰和火山灰混合而成,屬于古代水泥的一種。
火山灰是從大同拉來的,為了找這東西也是費了不少勁。
畢竟,馬里奧他們可不會用中國傳統建筑材料,那種用石灰、黃泥漿以及糯米砂漿等多種材料混合,或者石灰、黏土和細砂精制而成的三合土。
他們還是習慣了用歐羅巴傳統的羅馬砂漿,當然這種材料其實也確實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