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不敢提議由兵部上奏免除,倒是可以藉此讓都察院下去查查,正好可以抓幾個貪官污吏的典型出來治治,也算是凈化下官場。
雖然知道作用不大,但總要給人一個提醒。
如果朝廷直接批了,把帳消掉,還不知后面會如何。
關於起運和留存比例的爭斗,一直都是朝廷和地方爭搶的重頭戲。
地方當然想儘可能多的留存,少起運一些銀子,而朝廷開支巨大,自然就要更多的起運銀子。
反貪,也是中央拿捏地方的一柄利劍。
明末亂時,朝廷已經漸漸失去對地方的掌控,那是起運和留存基本上都是地方說了算,朝廷影響力銳減,也導致皇帝不得不不斷加稅的方式籌集銀錢。
而加稅得到的銀錢,地方上也要分到大頭,也就是朝廷沒多收一兩銀子,往往都要百姓多交幾兩、十幾兩銀子的原因。
事兒推給了都察院,由他們去查,后面的事兒不管是兵部還是戶部,自然都沒太大干系。
就算有,最多就是所謂監管不嚴,反正是地方上的責任。
不過魏廣德這會兒想到起運和留存,心里邊又有了想法。
“現在戶部管理的課稅司這一年來成效顯著,可是徵收了不少稅銀上來。”
魏廣德看似無意的隨口對張學顏說道。
“主要還是牙行換帖銀大增,地方財稅得到很大的補充。”
張學顏不知魏廣德想法,只是含糊著回答道。
“那戶部對垂直管理課稅司,可有什么意見,比如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課稅司,最初作為明朝地方財政體系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徵收官店稅課,后逐步併入州縣衙署統一管理。
這一轉變始於明初,隨著財政制度調整,其職能擴展至包括山河、魚塘等自然資源的稅收征管。
也就是說課稅司一開始其實就是中央管理的衙門,后來才分給地方管理,並增加了徵收資源稅的權利。
而前些年魏廣德又把牙行從州府衙門里分離出來,轉入課稅司收取換帖銀,並重新收歸朝廷,由戶部掌管。
魏廣德現在就想聽聽戶部對管理課稅司是個什么態度,如果好的話,他就有意把地方留存或者說地方府庫併入太倉,由朝廷進行管理,不再交給地方。
地方衙門以后就是管理地方事務,徵稅和儲運的權責徹底剝奪收歸朝廷。
后世通訊發達,網絡時代中央幾乎可以插手地方的方方面面,而在古代,多少有些阻礙。
所以,魏廣德得先看看戶部的態度,是否有意接手。
“這”
張學顏思索片刻這才說道:“雖然有些許麻煩,但因為權責單一,倒還能有效管理,不致出錯。
加之課稅司又分南北,戶部直管的僅北課稅司,所以還能應付。”
南課稅司是南京戶部管理,由戶部侍郎、課稅司大使海瑞監管。
交給別人,說實話,魏廣德也不大放心。
后世海青天給人的感覺是辦案秉公無私,但實際上海瑞是財稅一把好手,善算術,當初調入京城就是戶部主事。
魏廣德只是微微點頭,沒有繼續往下說。
后面找張居正商量,這事兒可也是得罪地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