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羽柴秀吉不是帶兵在高松城打毛利家嗎他怎么會忽然回到京都,還帶兵擊敗明智光秀”
魏廣德覺得不可思議,前面和毛利家打仗,然后帶兵回去,毛利家不知道尾隨追擊的嗎
“高松城已經被羽柴秀吉攻占了,據說城主自殺以換取織田軍不殺百姓的承諾。”
劉守有小聲提醒道,其實情報里有提及,或許不惹眼,魏廣德沒注意到。
他更關注的還是結果,那就是羽柴秀吉帶兵剿了明智光秀,前后不過12天時間,好像織田家就將叛逆伏誅。
“毛利家的地盤就是石見地區吧,還中國大返還,呵呵,果然是中國之地。”
魏廣德被提醒,這才仔細看了情報后面部分。
本能寺之變時,羽柴秀吉帶兵圍攻高松城,本來是等待明智光秀軍支援,好一鼓作氣拿下高松。
不過,事變發生前,剛好高松城主選擇投降,而明智光秀寫給毛利家的密信,也就是要毛利家不要投降,他已經在本能寺殺死織田信長,不日就會帶兵去高松城。
屆時兩家里應外合,直接殲滅羽柴秀吉的大軍。
好吧,密信落到羽柴秀吉手里,也就是在事變后兩天,羽柴秀吉就已經知道了京都發生的事兒。
於是,幾天時間里,羽柴秀吉布置了掩護部隊,開始了所謂的“中國大返還”,趁著毛利家還不知道原由,脫離戰場,殺回京都和明智光秀決戰。
山崎一戰,明智光秀戰敗,逃亡途中落單被村民擊殺,人頭送到織田大營換了賞錢。
“沒想到,這場叛亂,如此輕易就被平息。
織田信長之后,誰可謂新的織田家主”
魏廣德又看了遍情報,前后都未提到接替織田信長的人選,於是好奇問道。
“這個,可能織田家還沒有商議出來,應該會召集織田氏族人和主要家臣一起推舉吧。
畢竟,織田信忠已經死了,他是織田信長一直推崇的接班人。”
劉守有開口道。
“還以為明智光秀能夠攪亂倭國的局勢,沒想到他這么不中用。”
魏廣德用滿是可惜的口吻說了句。
“魏閣老,此事其實也給我們一點提示。”
劉守有這時候忽然插話道。
“哦,什么提示”
魏廣德好奇問道。
“倭國太小,幾天時間,羽柴秀吉就能帶著兵馬從中國返回關西。
我專門看過倭國地圖,發現其不管從最北邊的北海道還是南邊的九州島,到達中國地區所需時間,急行軍的話不過半月。
其中九州、四國兩島,過海就到中國地區,而北海道需要經過關東和關西,也就是半個月時間。”
劉守有說道。
“北海道有兵嗎?不是應該主要集中在東北和關東地區。”
魏廣德開口道。
北海道那地方,地方是算大,可人口少。
別說古代,到了后世也是如此,也就是靠旅游和捕魚為主的地方,能夠有多少人口。
而這個時代,沒有人口就沒有兵源,沒有兵源就什么都不是。
不管在那里,都是拳頭說話的。
“是是是,魏閣老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