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7年4月16日,毛利元就出生於安藝的吉田郡山城,乳名松壽丸,當時毛利家只是一個在周圍諸大名之間的夾縫中艱難求存的一個小大名,從屬於周防國的大內家。
在“有田中井手之戰”中,毛利元就一舉成名,在幸松丸夭折,毛利元就成了眾望所歸的家督。
而之后,毛利元就憑著出色的謀略,頻出奇兵,屢屢大敗強敵,讓毛利元就威名“天下”震動,並讓毛利家從一個小大名逐漸蛻變成一方諸侯。
毛利元就的長子隆元忽然於1563年病死,這對已是風燭殘年的元就無疑是個致命打擊。
為了安慰隆元在天之靈,元就立了隆元的長子毛利輝元為繼任家督,並由兩個叔叔吉川元春與小早川隆景輔佐。
1571年7月6日,戰國時代最著名的智將毛利元就病逝,享年75歲。
毛利元就死后,毛利輝元在“兩川”叔父的盡心輔佐下,登上家督位,並繼續元就未竟的事業。
此時強大的毛利家控有安藝,出云,石見,周防,長門,伊予,備前,備中,備后等十幾國,領國居全國各大名之首。
只不過,毛利家是想像不到的,那就是中華早就有“懷璧其罪”的成語。
其所轄的石見國出產大量白銀,雖然讓毛利家獲得充足的財力武裝自己,但也不知不覺中被大明盯上,對於窮瘋了的大明皇帝來說,石見銀山實在太有吸引力了。
魏廣德的亂入歷史時空,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歷史原本的軌道。
在公元1598年太閤豐臣秀吉薨前,輝元被任命為“五大老”之一,負責商討決策共同輔佐直至幼主豐臣秀賴成年。
五大老包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及小早川隆景,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勝補上,其中輝元的勢力被列為第二位僅次於內府德川家康,年收入接近於一百一十二萬石。
在關原之戰后,領地減封至長門國及周防國兩國三十六萬余石,成立長州藩並維持到幕末並和薩摩島津氏共同領導明治維新。
當毛利輝元在吉田郡山城聽到西海出現明國大量戰船的時候,幾乎完全不敢相信,實在是太意外了。
本來他還等著羽柴秀吉帶兵再次來攻打,沒想到卻等來了明軍。
特別是當石見和出云傳來敵情消息后,毛利輝元已經意識到明軍的目標,似乎就是石見地區。
石見位於本州島西南,西臨是長門,南面則是周防和安云,東面連接出云。
他最先得到的情報是石見和長門之間出現的明軍水師,半日后石見和出云方向也傳來明軍水師的警報,他自然知道即將到來的時候什么。
此次大明水師的指向非常清晰,那就是對著石見國來的。
而此時,毛利家大軍主力集中在東部戰線,也就是備前、備中和美作地區,已經來不及調集兵馬增援石見。
而長門、出云和周防也沒有足夠的兵力,水師也要抵抗九鬼水軍,毛利家在突然出現的明軍面前,已經顯示出兵力捉襟見肘,應接不暇。
此前,曾經稱霸瀨戶內海,被視為毛利家驕傲的毛利水軍剛剛在木津川沖海戰中敗給裝備了“海怪”的九鬼水軍,目前退守安藝,也無法調動兵力威脅西海的明軍水師。
而擊敗毛利水軍的“海怪”,其實就是九鬼嘉隆、瀧川一益建造了六艘巨大的戰艦,船舷上至少覆蓋了一些鐵甲,還裝備了不知什么渠道獲得的西洋大炮。
雖然數量不多,但對缺乏重火力的倭國水軍來說,幾門大炮就足夠改變海戰結果了。
這也是九鬼水軍在遭遇明軍炮船反覆轟擊而沒有驚懼潰散的原因,九鬼水軍也有炮船,只是火炮數量遠沒有明軍水師多。
若是明軍水師提前幾年出現在北海,火炮的轟鳴就足夠讓九鬼水軍在第一輪炮擊后陷入潰敗的境地了。
就在毛利輝元苦思對策的時候,明軍抵達海岸的軍隊可不會等待毛利家出招,他們必須搶在織田氏出兵救援前,搶占石見國邊境,將倭國軍隊阻擋在石見地區外,確保石見銀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