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當日,在炮船抵近海岸線對岸上不多的毛利家士卒一陣齊射后,大批小型福船就衝到近海,通過舢板快速向海岸線投放明軍步卒。
海岸線上,毛利軍兵力不足,抵抗非常微弱的情況下,很順利就讓明軍登陸成功。
按照早先的演練,輜兵帶著大量的木板,快速在海灘邊建造了可供福船停靠的簡易碼頭,福船輪流靠岸,在海灘投送下大批步卒和糧草輜重。
而先一步登陸的步卒,則在距離海岸線十里附近建造臨時營寨,做為防御工事。
他們挖掘壕溝和樹立柵欄,完成了防御陣地的構筑,隨著騎營上岸,明軍開始放出騎兵偵查周圍環境。
空出來的福船則退至最后,重新編隊準備返回濟州島運輸其他輜重補給。
本州島並沒有遭遇過多的抵抗,登陸從一開始就很成功。
而此時的對馬島上,明軍在搶占碼頭后也是勢如破竹,將宗氏族人圍困在對馬城內。
憑藉城墻和鐵炮,宗氏族人還能勉強抵抗,但城破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
因為明軍已經將數門大將軍炮搬下戰船,運往對馬城,準備進行攻堅。
而在明軍攻倭計劃中應該最早打響,最快取得進展的佐渡島,反而陷入僵持。
大明水師雖然憑藉船堅炮利在海戰中擊敗了九鬼水軍一部,但大明炮船只能在白天抵近炮擊碼頭及周圍要塞。
大量船只被擊毀在港內,讓九鬼水軍直接從船上退守島內,卻不給明軍登陸機會。
夜襲,自然是沒有成功的。
實際上當少量關船有意無意尾隨明軍水師,特別是三十余艘福船組成的運輸船隊被倭軍發現后,佐渡島鎮守將領和水軍將領就已經明白明國意圖。
海戰打不過,自然只能尋求在島上擊敗明軍。
最起碼,他們還可以等到九鬼嘉隆率領的九鬼水軍主力支援。
在九鬼水軍主力中,也有裝載大炮的戰船,這是他們現在擊敗明國水師的唯一希望。
“他們的大炮射程有限,只要我們退回來即可。
只要他們出動船只登陸上來,我們這兩千多鐵炮一輪打擊,就可以讓明國人損失慘重。”
“正是,幸好水軍還有這一千多門鐵炮,讓我對守住佐渡有了十足把握。
只等九鬼將軍援兵到來,我們就可以擊敗敵人。”
佐渡島上,原本互相不對付的水軍和陸軍將領,難得坐在一起籌劃佐渡島戰事。
他們都知道,如果佐渡島守不住,他們就算逃回去也難逃切腹的命運。
而明軍在嘗試強行登陸,結果遭遇兩三千支鳥銃齊射損失慘重后,也暫時放棄登陸,而是用少量兵力吸引倭軍鐵炮手出戰,乘機用火炮覆蓋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的戰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