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雖然對佐渡島進行過偵查,但也只是對駐島士卒進行了簡單統計,有士卒三千人左右,建有一些堡壘,還有幾千礦工。
只是,對這三千士卒的裝備,確實查不到的。
畢竟鐵炮那東西,沒遇到戰爭是不會拿出來的,出來巡邏一般都是帶著竹槍。
於是,錦衣衛按照倭軍正常的部署,認為島上駐軍即便有火器,也不會很多,三、五百支就到頂了。
只不過佐渡島終究不是一般地方,這里可是一個重要的礦區,實際上這里的三千人裝備的鐵炮超過一千門。
這樣的軍隊,放在倭國,也是最精銳的部隊。
奪島部隊在火炮掩護下強行登陸,就遭遇到兩千多只鐵炮的集中轟擊,損失慘重,傷亡近五百人,一下子讓兩千人的奪島部隊不敢再輕舉妄動。
就算對方承受了一輪炮火洗地的禮遇,損失也沒有比大明這邊重。
其實算帳,大明這次虧大了。
關鍵水陸兩軍的指揮因為這次損失頭都大了,現在能做的,就是先用大炮摧毀碼頭附近可以藏身的建筑。
之前那次被埋伏,就是兩千多人突然從建筑后跑出來,水師都來不及準備,一輪鐵炮就打響了,讓上岸的明軍士卒享受了一次彈雨。
雙層戰船上,孫指揮邀請了明軍陸師的馬千總商議接下來如何打。
“你準備幾條小船,我在每條船上放一門佛朗機炮和兩門虎蹲炮,就靠在碼頭上充當火力掩護。
之后,我會派人先把虎蹲炮和佛朗機炮全部運上碼頭布置好,然后我帶一千士卒上島,等完全控制碼頭區域以后,再繼續進攻。
你的水師在港口一字排開,如果倭寇趁我運炮上碼頭的機會偷襲,你的火炮能不能把他們打退”
馬千總問道。
“他們在島上原有三千人,又有水師幾千人,還有那些礦工,如果也被他們拉到這里一擁而上,肯定是擋不住的。”
孫指揮想想就說道,“但如果只是他們的鳥銃手突襲,倒是不怕,我還可以趁機消滅他們。”
“登陸最危險的就是開始那會兒,只要步卒上岸結陣,就不怕了。”
馬千總皺眉說道。
上次組織一千士卒上岸,對方就是趁著登陸進行到一半時突然從碼頭建筑后面涌出,打了就撤,直接讓明軍遭遇損失。
半渡而擊被這幫小矮子玩的很溜。
『我給你多準備一些小船充當火力支援,另外我從水師抽調五百人,佛朗機炮我水師戰船上就有,就是虎蹲炮,得你準備,那東西我們水師沒有,聽說南海水師有個陸戰營才裝備了那東西。』
孫指揮聽說過當初南海水師拼湊數千人馬陸戰的事兒,還攻城拔寨立下不少功勞。
他算了算手上四十多條船,把水手劃拉下,每條船出點人,湊五百人還是可以的。
現在陸師需要補充人手,他的人雖然不擅長陸戰,但是如果只是操炮的話,沒有問題。
而且,炮船上都有四門佛朗機,福船上也有兩門,分一些出來放在小船上加強火力也可以。
說到底,佐渡島打不下來,他也要擔責。
原來想簡單了,以為兩千步卒打三千矮子還不是手拿把掐,沒想到對方也有這么多鐵炮。
還好佐渡島上沒有炮臺,不然他的水師還得先敲掉對方的炮臺。
“虎蹲炮好操弄,我準備炮手,等在碼頭布置好防御后再把虎蹲炮運上岸。”
馬千總略作考慮就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