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方隊間的空隙,那是給火器手準備的,所有的火器手都自覺地集中到這里,隊官開始重新編制隊形。
沒人知道倭寇下一次進攻什么時候開始,不過此時上岸的明軍士兵已經超過千人,已經有了很強的戰力。
“應該是成了,我現在需要讓輜兵上去修復碼頭,然后讓船靠岸。”
馬千總開口說道。
剛才倭寇又衝到大軍近前時可把他嚇了一跳,幾百人遭遇上千人衝殺,那基本上沒辦法退回來,而當時近戰的槍盾手還在船上。
如果因此失敗,他簡直不敢想像自己的命運,會不會被鎮撫直接拿下治罪。
“嗯。”
孫指揮點點頭,隨即大聲命令道“發旗語,讓船隊馬上回來裝運材料和器械上岸。”
雖然是水師,可他們其實也渴望站在陸地上,而不是站在飄在海面的戰船上。
上岸的明軍重整了隊形,不過一直沒有見到倭寇第三次進攻。
不過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只能嚴陣以待。
隨著輜兵上來,才來修復碼頭棧道的器材和材料,明軍防御陣地開始外擴,向前推進了幾丈。
島上敵人不少,他們是否已經放棄這里不得而知。
留出修復碼頭的空地后,海上傳來馬千總的命令,派出小隊搜查附近區域。
終於,在十幾個小隊反覆搜尋一番后,確定倭軍已經退守幾里外的鎮堡,周圍已經沒有倭寇藏身,也是又是一番調整,藉助碼頭區的殘垣斷壁,明軍開始完善碼頭區的防御工事。
這個,就是由分守士兵因地制宜尋找材料修建防御工事。
碎石堆成簡陋城墻,房梁簡單的搭成柵欄,許多好材料還被碼頭那邊徵用,不過棧道已經修復了一些,第一條小型福船已經可以停靠在這里,放下一堆糧食和彈藥。
“我要上岸去了,你的人什么時候達到。”
現在知道島倭寇把礦工組織起來,他們突襲已經失敗,只能硬打。
那么兩千兵力就非常緊缺了。
島上可是有上萬倭人,如果全部被武裝起來,這仗不好打。
“除了巡邏船隊外,我會儘快組織人手上岸供你調遣。
不過我的手下並不擅長陸戰,只能承擔守衛碼頭的任務。”
孫指揮苦笑著對馬千總說道。
“那樣也好,最起碼我可以多調動一些人。”
馬千總也是苦笑道,“還是派人向對馬島求援吧,希望能多來些人增援。
還有,偷襲失敗必須儘快傳回去,我擔心倭寇有援兵。”
“好,我派船連夜往回送情報。”
孫指揮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