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酒樓更多是做海參扒肘子。
因為海參本身的味道很淡。
需要用肘子這樣的硬菜借味,才能夠借給海參非常濃重的味道。
所以單純只用很簡單,大蔥段和海參一起去燒制。
可能出來的海參味道會非常的寡淡。
而泉城大多數酒樓用的海參扒肘子的做法,剛好借用扒肘子的濃重味道,給海參非常足的滋味,很好改變海參本身那種寡淡。
后來顏師傅進行了一些研究,最終研究出了先給海參入味的方式去做蔥燒海參。
海參進行蔥燒之前,先在砂鍋里進行煨煮入味。
等于說是先給海參把味道吃透了。
再進行蔥燒的情況下,自然是讓海參吃起來滋味十足。
今天李輝東是按照師父曾經所教的方法做了這道菜。
現場四位老師傅和烹飪協會的人一吃。
蘇師傅馬上說“好,這個蔥燒海參,算是得了老顏真傳啊。”
孫師傅細細品味著說“這個味道,還真的是不容易做出來,真的是老顏的手藝,和我們泰豐樓味道是完全不同。”
蘇師傅笑呵呵對顏師傅說“老顏,要不今天你公布公布秘方”
顏師傅說“我大徒弟不是已經公布了全部做法”
這話算是把大家嘴都給堵住。
盡管蘇師傅、王師傅和孫師傅三位老師傅心里明白,肯定還有什么秘密沒有讓他們看到。
可是李輝東確實是眾目睽睽之下去做的。
他們也不好強行去把每個細節都給再問一遍。
最后上桌是陳澤志的福祿鴨。
陳澤志還專門做了擺盤裝點。
在盤子里用菜葉和小花點綴上,讓葫蘆形的鴨子更加美觀。
這道菜上桌,很自然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
現場報社和電視臺的記者更是抓緊進行拍照。
觀摩的人們也都是上前看著嘖嘖稱奇。
“這竟然是一只鴨子做的”
“怎么把鴨子做成這種葫蘆形狀呢”
“你沒看人家做的時候,先要把鴨子的骨頭掏出來,然后再向里面灌上準備好的餡料,之后用線繩進行整形的。”
“也是一道很費功夫的菜啊。”
“這個福祿鴨也算是燕喜樓的一道名菜了。”
“對,我之前去燕喜樓吃席,見到過有上這個菜的。”
“不愧是燕喜樓出來的廚師啊。”
“這么看,今天這第一場燕喜樓的廚師完勝。”
“對啊,人家蔥燒海參、福祿鴨、扒全素、鍋塌蒲菜、油爆雙脆,真的是每一道都是經典,是當初燕喜樓最被人津津樂道的菜。”
“這么看,還真的是可惜了燕喜樓。”
今天馮正明他們師兄弟五個做的菜,可以說是用了五種不同的烹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