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夏蕙來自馮家干飯鋪,讓侯師傅和京城來的幾位大師傅評委有些驚訝。
侯師傅打量了夏蕙一番問“你也是在馮家干飯鋪這么說,你們馮家干飯鋪這次來參加比賽的青年廚師不止馮正明還有你一個”
夏蕙接著就說“這次比賽,我們有三個廚師參加。”
聽到夏蕙說出有三個廚師參加,頓時讓侯師傅等人更加驚訝了。
“不得了啊,你們一家干飯鋪竟然就有三個廚師參加比賽。”
“真是那家馮家干飯鋪嗎你們干飯鋪好像也沒多大吧需要這么多優秀廚師”
“我想起來了,好像你們馮家干飯鋪不光是經營那家鋪子,還在火車站那邊干大排檔是吧”侯師傅想起自己事先做的一些調查。
事先做調查,這算是侯師傅的一種習慣,無論是做菜還是做評委,侯師傅都習慣要先調查清楚,收集一些資料,篩選出很多有用的東西,再去做菜或者是進行評委的工作。
就像是這一次來泉城,在來之前侯師傅是專門對泉城,乃至整個魯省的廚行進行一些了解。
所以他知道,這次過來會見到魯省的幾位老師傅。
尤其是會見到泉城的幾位很知名老師傅。
侯師傅也對老師傅們都進行專門拜訪,跟老師傅們認真探討過這次比賽的一些評判標準。
然后,侯師傅還是提前抵達泉城,除了跟老師傅們進行交流之外。
侯師傅還找到烹飪協會,對魯省一些青年廚師中的佼佼者進行過專門了解。
這其中,侯師傅專門了解過馮正明。
雖然他還沒有去馮家干飯鋪,也沒有去過馮正明火車站大排檔。
但是對馮正明的一些資料,侯師傅還是通過本地烹飪協會,以及向顏老師傅的問詢,算是有了一個大致了解。
今天又在賽場上,看到馮正明細致準備著各種東西。
算是也都符合侯師傅事先對馮正明的了解。
當然,現在見到了夏蕙,看到她做的這個茄汁酥炸帶魚。
多少是有些出乎侯師傅的預料。
夏蕙恭恭敬敬回答侯師傅“對,我們晚上會去火車站那邊做大排檔,我經常跟著師叔一起去,跟在師叔身邊能學到不少東西。”
侯師傅笑了起來“這么看起來,你這道菜,應該是你那位馮師叔教你”
夏蕙點頭“是的,師叔為了讓我比賽,專門教了我這個菜。”
侯師傅扭頭看向顏老師傅說“顏師傅,您的那位小徒弟確實很厲害,沒有面包糠情況下,他能想到用饅頭碎屑代替。”
顏老師傅笑著回應“年輕人比較喜歡自己琢磨。”
侯師傅說“他這個倒也不算自己琢磨,這種方式以前就有,只不過好像是做了一些改良。”
說到這里,侯師傅看向夏蕙問“你用的饅頭碎屑,應該是在鍋里焙干的吧還有你炒的茄汁應該是放了黃油的。”
夏蕙點點頭“對,饅頭碎屑是在鍋里小火焙干,還有炒茄汁的時候,我看到現場有黃油,我就加入了一些黃油,這些也都是師叔教我的。”
侯師傅笑著看向顏老師傅“顏師傅你看看,你的小徒弟可不光是善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