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五道菜,除了顏老師傅帶兩個徒弟做的糖醋鯉魚。
其他四道菜同樣也是非常的講究,四位老師傅也都是毫無保留,盡量細致進行了講解。
比如浮油雞片這道菜,可能最終成菜的時候,擺盤造型上不如糖醋鯉魚那樣具有造型上的魅力。
但浮油雞片這道菜的烹飪中,還是有著不少的細節在。
比如需要用刀背把雞肉砸成肉泥,并且在砸的過程中,還需要用刀把雞肉泥在案板上碾開,將其中一些細小的肉筋都給挑出去。
光是這個過程,就是非常費工夫的一個技術活。
指導的老師傅也同樣是很認真細致講解。
“一定要先把雞肉給砸到成泥的樣子,然后你用刀這樣去慢慢一點一點的把雞肉泥平展開,這樣才能看到其中細小的肉筋。”
在徒弟把肉筋全部挑出去,老師傅還展示給現場不少年輕廚師看。
“仔細看看,這些肉筋有多少這要是不挑出去的話,后面做成雞肉片肯定就不行。”
老師傅教的做法是很傳統的一種做法。
砸好的細膩雞肉泥,加入蔥姜水澥開,再加入土豆淀粉和雞蛋清。
然后用手進行抓拌均勻,一定要保證雞肉泥和其他混合其中的東西都能抓拌均勻,幾乎是沒有一丁點的顆粒和結塊疙瘩。
之后是需要先潤鍋,保證鍋底潤好了再加入油。
油溫三成用勺子舀起雞肉泥小心平鋪在油鍋里。
全程都是保持油溫不能升高,用低油溫慢慢把雞肉片浸熟了。
讓鍋里雞肉泥定型自己浮上來,再給翻個面就可以出鍋。
老師傅的做法,還把出鍋后的雞肉片用熱水浸泡,泡掉其中的一些油。
雪白的雞肉片全部炸好,并且用熱水泡洗掉多余的油,用高湯把雞肉片煨煮一番,雞肉片出鍋后再用鍋里剩下湯汁加入一些青豆、枸杞,勾一個薄薄的玻璃芡汁,淋在雞肉片的表面上。
老師傅讓徒弟們演示了這樣一種做法,同時也在現場說了一些其他的做法。
比如還有可以把雞蛋清打成蛋泡糊,把澥開的雞肉泥和蛋泡糊以及干淀粉拌勻,然后也是用三成油溫下鍋浸炸。
除了過油的做法,老師傅現場還說了用水汆的做法。
甚至老師傅在一些現場年輕廚師問水汆的時候,還親自用了一些剩下的雞肉泥水汆給大家看了一下。
水汆和油汆類似,也都是不能讓水溫過高,一定要控制好水溫。
下入雞片后,老師傅展現出他的手藝,一個利落的翻勺便讓水汆的雞片出鍋。
現場其他的老師傅也都是被水汆雞片的手藝所驚嘆。
馮正明也算是現場又學到了一手。
其他的三道菜海參扒肘子、爆炒腰花和南煎丸子,也都是各有特色和技術在。
老師傅們都是一邊指導晚輩做,一邊給大家細致講解。
聚賓園王老師傅讓徒弟林國富做爆炒腰花,同時是讓徒孫朱旭在一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