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道菜關鍵的刀功,王老師傅也是讓徒孫朱旭細致的切,展示給現場的年輕廚師們看,他也在旁邊進行指導和細節上的講解。
算是給現場不少年輕廚師上了一堂生動的切配課。
爆炒的環節,林國富親自上陣,也是非常干凈利落,讓現場年輕廚師們看著為之鼓掌。
泰豐樓孫老師傅帶徒弟做的海參扒肘子,這道菜其實相對而言沒有太多的技巧。
更多是比較扎實的烹調細節,比如肘子和海參的處理,怎樣提前給海參入味還有如何讓肘子和海參味道相合
以及扣碗的一些細節,一定要把肘子的中間頂起來,這樣從碗里扣出來的肘子會更漂亮。
馮正明中午吃飯的時候,也專門去向上午做菜幾位老師傅進行請教。
尤其是對南煎丸子,他很是好奇傳統的做法,所以專門向上午指導南煎丸子的老師傅請教。
“師伯,南煎丸子您能再具體給我講講嗎”
馮正明對南煎丸子傳統做法更加好奇,因為他還記得,前世看一些網絡上探店的視頻里,那些探店的人都說,在做南煎丸子的各種館子里,幾乎吃不到很正宗的。
所以馮正明見今天有老師傅親自指導這個菜,他就非常虛心請教這道菜。
指導做南煎丸子的老師傅姓“張”。
也是一位魯菜的老師傅,年齡上要比顏老師傅大上一些。
張老師傅見馮正明虛心過來請教。
他不禁笑了笑說“正明,你做的糖醋鯉魚非常棒,有你師父當年的風采,怎么一個南煎丸子還要找我學啊”
馮正明笑呵呵說“師伯,這不是今天您主要指導這個菜嗎我是想要跟您學學。”
張老師傅說“行,那我就給你說說,你有什么細節問題可以問我。”
南煎丸子和其他的丸子做法上還真是有些區別。
首先南煎丸子形狀上不是那種圓滾滾的丸子。
而是呈現出一種扁平的狀態。
這其實是因為南煎丸子不是水汆,也不是油炸出來的丸子,而是在鍋里油煎出來的丸子。
所以在油煎的過程中,會導致丸子呈現出一種比較扁平的形狀。
丸子的肉餡也是類似四喜丸子那種,必須要切成小丁。
但是南煎丸子是攪打,不能像是四喜丸子那樣摔打。
張老師傅認真給馮正明講解“摔打呢,肉可能會上勁了,因為南煎丸子是煎,所以不能摔打上勁了,你只能是順時針去攪打,攪打出那種粘性,明白嗎”
馮正明聽的很認真,甚至還拿出這次專門帶來的一個小本子,把張老師傅說的記下來。
當然除了三肥七瘦的肉餡,南煎丸子里還需要加入馬蹄丁。
而且張老師傅還進行了一些改良,加入了一點點的梨,增加了一定的風味。
攪打好肉餡后,先要把鍋給潤一下。
可以說大部分的菜,都是需要先潤鍋的,所以現場的幾位老師傅,都是囑咐年輕的廚師們,一定要認真潤鍋,要懂得怎么潤鍋,以及懂得怎么養護自己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