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棟的話,引起大家繼續思考。
馮正明沒有讓大家多想,他接著三叔的話繼續說。
“三叔說的沒錯,中小餐館和酒樓混亂是因為沒有一個標桿,而且很多人選擇中小餐館是沖著物美價廉去的,可能對環境等方面并不是很在意。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肯定會有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師父家顏家菜館這樣精致一些的私房菜館。”
馮正明這樣說,大家還不是很理解。
他干脆更加直白一些解釋。
“就是大家賺到更多錢,想要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去大酒樓,會選擇顏家菜館這樣的私房菜館,吃到一些更具有特色,消費水平又要比大酒樓低的菜。”
馮正明又開始繼續往下分析。
“大酒樓不光是菜價會偏高,更重要的是大酒樓給大家的印象是去吃席的地方,所以很多朋友聚會一類的請客,大家可能不想選擇大酒樓,去一些大排檔有時候會覺得太寒酸,需要介于大酒樓和大排檔、小餐館之間的去處。
剛好大哥開的這家顏家菜館,就是大家的一個比較好的中間選擇。
不會像是大酒樓那樣太貴,也不會像是大排檔那樣顯得過于寒酸。
同時顏家菜館兼具有一定私密性,菜的出品更加有保證,價格也處在低于大酒樓的價位上。
這就是我說的一種標桿。”
被馮正明這樣分析一番,大家仔細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
馮素英仔細想了想問“以后你也打算做這樣的一家餐館”
馮正明笑著說“我的思路可能和師父家大哥有些不同。”
馮素英很好奇“你準備怎么做”
馮正明臉上掛著笑容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應該不會做顏家菜這樣的私房菜館,首先還是以干飯鋪為主,等過完年裝修擴大后,干飯鋪會轉型成把子肉搭配小炒的模式,接下來應該就是嘗試開分店,做成一種連鎖店的模式。”
聽到這里,大家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特別。
賣把子肉的連鎖店,泉城已經有了一家,就是火車站的超興興。
即便是馮正明的做法上和對方有所區別,賣把子肉的同時還會加入小炒。
但是在大多數人看來,本質上和超興興并沒有太大區別。
馮正明接下來的話,倒是讓大家有些驚訝。
“如果連鎖模式可行,我應該會把分店開去外地,首選是向南,我想去滬城開分店,如果滬城分店成功,我應該會在滬城開一家正兒八經的魯菜館,不是大酒樓也不是師父家這種私房菜館,而是一種更加精致一些的魯菜館。”
馮正明的這一番思路讓大家感到非常驚訝。
在大家的印象里,一般魯菜走出本省,幾乎都是會選擇北上。
因為北上有首都在,而且首都圈也可以算是魯菜的另一個大本營了。
包括一些曾經的魯菜大師,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選擇北上去京城。
可是馮正明的思路竟然是反其道而行,他要南下去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