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城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全國的商業中心。
如今那邊也是群雄并起的局面。
但是魯菜去滬城大家其實并不是太看好。
首先就是南北方口味上的差異。
大家的印象里一直都有南甜北咸的說法。
而且滬城不單單是口味上的不同,滬城還受到不少國外的影響,會有很多西式的元素存在。
可以說在大家的印象里,魯菜去滬城不能說沒有多少優勢,應該說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生存下去。
所以思考片刻,首先是大師兄李輝東先開口。
“想法很好,可是魯菜去滬城真的可以嗎感覺南方在口味上跟我們完全不同的,魯菜去了那邊會水土不服。”
其他人也都比較贊同李輝東的說法。
大家覺得馮正明要南下去滬城開魯菜館的想法不好。
林家成直接說“還是北上去京城,那邊更適合魯菜的口味。”
這個時候三叔馮建棟開口了。
“我倒是覺得正明的想法很好,之前做生意去過滬城,吃過那邊的菜,我發現那邊很多餐館酒樓的菜,做法上和我們魯菜很相似,那邊人口味上,也并非是想象中那么甜的。”
馮建棟接著又開始舉他吃過一些菜的例子。
“我在那邊吃過他們那邊很出名的菜,叫做草頭圈子,實際上就是紅燒大腸頭,下面墊上他們那邊的一種叫草頭的菜,我一開始看到還以為是我們的九轉大腸呢。
還有他們那邊也有干燒鯧魚的,像是一些大的宴席上,他們也會上肘子,那種虎皮肘子的做法上,很類似我們這邊的紅扒肘子。”
說完這些,馮建棟認真說“我真的覺得口味上跟我們差距不大。”
馮正明等三叔說完,他才繼續開口說“口味上的一點差異,可以作出一些調整,何況現在涌去滬城外地人不少,堅持魯菜的本味未必就沒有人吃的。”
這點三叔再次贊同“沒錯,滬城如今外地去的人很多的,我覺得正明你的想法很好,不一定非要去迎合本地口味,堅持魯菜的味道,做出最正宗的魯菜,在滬城未必就不行,或許因為你做的正宗,反倒會更吸引人。”
馮正明和馮建棟的對話,讓在場其他人都感到有些驚訝。
大家甚至覺得,有點跟不上兩個人的思路。
畢竟在場的人里,可能也只有馮建棟走南闖北多年。
無論是馮爺爺,還是馮正明的大師兄李輝東,以及大師兄的姐夫林家成。
他們基本上全部的人生軌跡都是停留在泉城的。
所以大家對泉城以外地方的印象,停留在一些刻板的固有印象上。
但是經過馮正明和馮建棟的這一番討論。
大家突然有一種,好像他們所知道的外地和真實是不是不一樣
馮爺爺思考了一陣笑呵呵說“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要堅持一點,要好好把自己的東西做好,只有把手藝堅守住,把東西做好了,才能發展的好。”
馮正明認真地答應“爺爺放心,莪一定記住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