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正明也說了,他要做魯菜,但也會去學習和融匯其他菜系。
這才是我們廚師應該有的一種態度。
能夠博取各家之所長,吃透自己和別人的精髓,才能夠真正去守正創新。”
顏老師傅的一番話,也代表了在場幾位老師傅的心聲。
崔老師傅說“正明不愧是狀元,想法果然是很不一樣。”
稍稍停頓一下,崔老師傅繼續說“這么多年,我們魯菜的廚師幾乎都是向北,去京城的是大多數,真正南下的廚師其實很少。
或許是因為離首都不遠,所以大家總是認為去首都,在首都的大酒樓里工作,才算是魯菜廚師最好的歸宿。
可實際上,這些年經濟發展迅猛的一直都是南方,這也導致南方的菜系傳播上,和定位上都越來越高級了,反倒是我們魯菜在南方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實際上,南方很多菜的原型,都可以說是脫胎于我們魯菜。”
崔老師傅的話獲得大家的認可。
蘇老師傅接過話說“確實是應該南下,要去和南方交流,只有多交流、多競爭,才能夠跟得上時代步伐,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孫老師傅說“先把把子肉賣到南方去確實是個好辦法,可以從一些小的方面干起,不能想著一下子干大,通過把子肉可以先試一試口味上的接納程度,所謂船小好調頭,可以先在你把子肉口味上做文章。”
馮正明聽到這里笑著說“各位師伯師叔,大家說的建議我都會記下來,不過暫時去思考還有些遠,我還是要先把泉城的鋪子經營好,至少要在泉城嘗試開分店成功,才能把成功的經驗向南方的滬城推廣。”
大家聽了也都笑起來,紛紛表示馮正明按部就班來就行。
顏老師傅倒是給出一個比較大膽的想法。
“你有你的優勢在,你是有擺攤經驗的,如果實在不行的話,你甚至可以先去滬城擺攤,繼續用你的把子肉推車,先把把子肉的名聲打響。”
師父的話讓馮正明一愣,轉念一想覺得師父說的還真是沒錯。
確實可以先去滬城用推車在街頭上賣把子肉試試看。
那樣一來投入可以小一些。
而且用小推車,可以去一些人最多的地方嘗試賣一賣。
逐步讓更多人知道和品嘗到把子肉,先把名聲打響了,然后再進行開店肯定會更好。
幾位老師傅也都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當然,大家并沒有催促馮正明立刻去做。
大家也都是希望馮正明能穩住泉城現在的好局面,努力把馮家干飯鋪給做好,如果能夠帶上一些資金南下的話,還是要更加穩妥許多。
甚至,大家忍不住都開始暢想,未來馮家干飯鋪的把子肉在全國各地開分店的景象。
說了一陣后,崔老師傅不禁感嘆“這么多年,只有正明有這樣系統的推廣想法啊。”
這句感嘆讓眾人都沉默下來,幾位老師傅不禁感到有些惋惜。
李志峰能明白老師傅們話語中的那份惋惜。
并不是說沒有魯菜廚師南下。
但大多數南下的魯菜廚師,都只能是向現實低頭,進入別人的大酒樓后廚里去,只能是跟著去學一些其他菜系的菜,甚至是干脆丟掉魯菜,去做其他地方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