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大排檔不會說,每天專門重新準備這些東西。
這也就導致了,不是當天準備的東西,新鮮度上出現一些偏差,也就會導致隔夜后油和湯的味道都會發生變化。
甚至有一些大排檔,可能會把前一天沒有用完的油和湯,混在第二天新準備的油和湯當中去。
如此一來會讓油和湯的味道產生一種沉淀,會讓不好的味道沉淀下來。
所以馮正明他們都是嚴格遵從師父當初所教的。
當天的油和湯通常是不會隔夜繼續用。
這樣做雖說無形增加一定成本,但是這樣做也保證了菜品的質量。
馮正明帶著東西回來,三師兄楊斌已經帶人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妥當。
所以馮正明回來,直接把海參拿出來,稍稍的汆煮一下,接著放進準備好的陶罐當中,并且加入豬骨、火腿,炸蔥油剩下的蔥姜,以及早上燉煮好的高湯。
接下來就是要在陶罐里慢慢燉煮海參,要給海參入一個底味。
鮑魚被馮正明用了南方的一種辦法,先是準備了一個鮑汁。
鮑汁也是非常耗費材料,需要準備豬骨、火腿,老雞、老鴨等和鮑魚一起燉煮。
而且豬骨和老雞老鴨要一部分油炸上色,剩下的一部分焯水后下鍋燉煮。
燉煮的過程和海參入味燉煮一樣,都是一個非常需要時間的過程。
不過把海參和鮑魚都分別燉煮上,馮正明他們倒是有更多時間準備其他東西。
各種小海鮮也都是清理干凈,六師兄那邊發過來的海螺,也是要提前都準備好。
其中海螺片一部分是準備要來那道醋椒魚湯爆螺片。
另一部分螺片,馮正明是準備來一個包菜的爆炒。
魚方面,燉煮醋椒魚湯的大黃魚的魚肉,被馮正明單獨蒸熟,他是準備把大黃魚肉混合雞蛋,到時候做一個賽螃蟹。
各種菜的設計,馮正明和楊斌帶著學徒們,一樣一樣進行著準備。
楊斌甚至還專門剔骨了一只鴨子,是準備到時候做一個福祿鴨。
有了福祿鴨,自然是也要準備一道八珍布袋雞。
除了這些雞鴨魚,馮正明他們還準備了牛肉和羊肉。
馮正明和楊斌帶著學徒們,真是為了晚上這一桌宴請做了非常充足準備。
甚至馮正明還讓呂重山做了一些面點,作為餐后的點心上桌。
這一番的準備下來,眾人真是在干飯鋪后廚里,一直忙碌到天都快要黑了才算是基本上完成。
夏蕙在確認菜品時,也都是忍不住驚呼“哇,我們這一桌的菜,真的是從冷盤到煎炸烹炒到湯菜,到最后的點心都有了啊,簡直就是一桌宴席。”
楊斌笑著說“這就是一桌宴席,是正兒八經的魯菜宴席標準。”
馮正明則招呼大家把東西裝車“好啦,準備出發,用我們的手藝去征服大老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