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進入到九十年代,隨著泉城大大小小的餐館酒樓出現,還有街頭上的大排檔層出不窮。
還有聚豐德、泰豐樓和聚賓園三家率先的一些改變。
給了匯泉樓絕大的經營上壓力。
從去年開始,匯泉樓經營狀況就是每況愈下。
而除了那些表面上的各種原因,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后廚內部。
和燕喜樓是因為經營者策略上出現問題不同。
匯泉樓走到現在經營不下去是因為后廚大師傅的出走。
匯泉樓后廚的大師傅在泉城也算是名氣不小,也正因為名氣不小,大師傅突然接到他在京城師兄的邀請,結果他還真的是撇下匯泉樓去了京城。
大師傅一走,匯泉樓剩下的廚師不是說不能做菜。
而是在手藝上明顯要比大師傅差一截。
再加上,匯泉樓的老字號招牌擺在那。
讓人不自覺會拔高對匯泉樓菜品的期待值。
可能在小餐館和酒樓里做的不算差的菜,放在匯泉樓端出來,顧客就會不自覺挑剔起來。
沒多久,匯泉樓大師傅出走的消息被傳開,加劇了大家對匯泉樓不行的印象。
所以現在承包匯泉樓的經理已經是真的山窮水盡,各種辦法和點子都已經想盡,實在沒辦法扭轉匯泉樓頹勢。
打算今年承包到期,不再繼續承包匯泉樓經營權,回家等待著退休了。
馮正明通過師父了解清楚匯泉樓的具體情況。
他沒有直接去省里提出自己接手匯泉樓,而是先去了現在承包匯泉樓的老經理家里拜訪。
這位老經理名叫何云慶。
年齡已經五十有七了。
馮正明從師父那打聽到,何云慶從十七歲就在匯泉樓跑堂。
從一個匯泉樓跑堂傳菜服務人員,一步一步干到匯泉樓的經理級別。
在剛剛允許個人承包的時候,他也是立刻站出來承包了匯泉樓。
匯泉樓在何云慶承包期間,也曾經有過高光時刻。
甚至一度在名氣上蓋過泰豐樓和聚賓園,壓燕喜樓一頭,是聚豐德之下泉城第二的酒樓。
這其中固然有匯泉樓當時后廚的廚師班底實力雄厚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何云慶的經營上。
馮正明聽師父說起過,當初泉城聚豐德、匯泉樓、燕喜樓、泰豐樓、聚賓園幾家分庭抗禮,每一家都有各自拿手絕活,每一家也都有雄厚的廚師班底坐鎮。
不過在經營上,匯泉樓絕對是當時泉城首屈一指的。
幾乎所有顧客都表示,去匯泉樓吃飯最有面,而且讓人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