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香依舊是燒菜的底味,在底味的基礎上,利用不同地區的醬料更好調味,調和出多種不同味道來,這也屬于燒菜獨有的一種魅力。
孫老師傅今天在匯泉樓,通過品嘗馮正明大膽融合,也獲得不少新的靈感。
在孫老師傅看來,南北味道上融合,是燒菜的一個大趨勢。
馮正明認真說“謝謝孫師叔的肯定,我們也會更多研究,爭取調和出更好味道。”
老師傅們評價過后,李志峰他們烹飪協會幾位倒也沒有過多的意見。
畢竟在老師傅們的面前,李志峰他們也都是晚輩了。
李志峰最后也是對馮正明提醒“有空去一趟烹飪協會,辦理一下手續,之后可能一些評級的工作,也需要你的參與了。”
馮正明微笑回應“謝謝李會長,我會抽空去辦理手續,有需要我參加評級工作,我一定去。”
和老師傅們以及烹飪協會眾人聊完,馮正明又去其他的包間,分別向親朋好友們敬酒。
大家對匯泉樓重新營業后的菜和服務都是贊不絕口。
像是受到邀請來的陶家人,以及陳思復一家人更是都覺得匯泉樓現在的變化,應該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
陶家陶夢冉的父親稱贊道“小馮看來你們是做了不少的改變,不單單是菜做的更好,你們的服務也更好了,真是一下子和不少餐館、酒樓拉開距離。”
馮正明舉起酒杯,單獨敬了陶父一杯酒說“謝謝陶伯伯的夸獎。”
陶夢冉母親也是對酒樓的服務和布置感到很滿意。
“小馮你們這每一個包間也是很有特色,都是我們省里各地古地名啊,而且房間里面還掛著各地有代表的風景,坐在這里吃飯,看到那么漂亮的照片,還真是讓人覺得舒服。”
馮正明說“伯母如果喜歡,以后可以常來。”
陶母笑著說“哈哈哈,常來不行啊,匯泉樓這樣的規格,價格肯定不會低,我們是不能常來的。”
馮正明又說“可以在一些重要節日的時候,或者是家里有喜事,到我們匯泉樓來。”
這次陶母點點頭“這樣倒是可以,以后有需要招待一些重要客人,選擇你們這匯泉樓很好。”
說到這,陶母看向今天來的兒子和兒媳。
今天陶家人算是到的很齊,陶夢冉的幾個哥哥幾乎都到了。
其中陶夢冉的大哥是個很樸實的工人,從外表上看得出來,年齡也已經不小了,估計已經有50歲左右。
二哥馮正明很熟悉,之前去參與青年大會的餐飲工作,兩人也可以算是同事一場。
三哥和四哥看著像是經常坐辦公室的,面相上要比大哥和二哥都要白皙。
五哥馮正明也算是比較熟悉,而且明顯看得出來,陶夢冉五哥算是家里最為活躍的那個。
陶夢冉的六哥也是一位老師,和二哥一樣戴著眼鏡,透出一種書卷氣。
七哥看上去年齡倒是和陶夢冉差不多,雖然看起來沒有五哥那么活躍,但從面相上不難看出,陶夢冉七哥也是個不安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