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上的菜,可以說都是比較傳統的魯菜。
但是馮正明又在傳統中加入不少新的元素在其中。
并且又用很傳統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一次馮正明的大獲成功,是讓幾位老師傅都非常愿意看到的結果。
因為這些年里,魯菜的發現逐漸被局限在了齊魯本省。
想要向外面拓展實在是變得有些困難了。
更重要的是,魯菜逐漸變得只剩下一些家常做法。
原本魯菜該有的那種宴席標準,很多時候在酒席上沒辦法呈現出來。
或者說,完全按照魯菜宴席標準去呈現,可能也是很多人現在已經無法去接受的。
一整套的各種規矩,還有很多上桌時候的禮儀。
可能真的已經不適合如今的時代發展。
所以魯菜逐漸給人的感覺,有那么一點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樣子。
似乎應該是家常菜,可是做起來技法上又會有些復雜。
如果是作為一些宴席菜,似乎又沒有那么的精致了。
這種被夾在當中的情況,成為魯菜發展的桎梏。
馮正明這一次用一場喜宴,算是成功解開了這道桎梏。
就像是在告訴大家誰說傳統不能做的精致誰說魯菜不能做出高級感
只要是用魯菜的烹飪技法,去做一些原先沒有的食材一樣可以。
幾位老師傅都覺得,這樣的探索和開拓是非常好的事情。
只有不斷吸收融合,貫通傳統的基礎上,引入其他地區的一些原材料和調味料,讓菜品口味和營養上都可以變得更好。
這才是魯菜未來發展的一條康莊大道。
保守地堅持傳統,不愿意做出發展和改變不好。
但若是不能吃透魯菜的各種技法,單純只是胡亂去做改變,同樣探索不出新東西。
馮正明這次的喜宴是真的把傳統和新東西很好結合。
蘇老師傅感嘆道“我是沒有想到,正明那小子竟然會把花餑餑都給搬出來了。”
王老師傅和孫老師傅也紛紛點頭贊同。
他們得知馮正明把傳統的花餑餑搬出來,代替了現在喜宴上更加流行的西式蛋糕,也都是覺得那個設計非常好。
崔老師傅說“我聽說,正明端出來的花餑餑不是完全傳統的做法,其中也加入一些西點的做法。”
顏老師傅笑著拿出他帶來的一個飯盒。
把鋁飯盒打開后,里面剛好放著一個花餑餑。
顏老師傅笑著取出來邊掰開邊說“我帶來了一個,大家一起嘗嘗看。”
見到顏老師傅拿出來的花餑餑,讓幾位老師傅頓時都好奇湊近觀察。
蘇老師傅作為同樣白案出名的老師傅,伸手輕輕戳了戳說“這面發的很好啊,這上面的顏色,應該都是用一些蔬菜水果汁加入做出的顏色。”
顏老師傅從飯盒里取出來,然后掰開分給了幾位老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