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掰開的時候,可以清楚看到里面內餡竟然流出來了。
看到從里面流出來的內餡,讓幾位老師傅都下意識伸手要去接。
好在顏老師傅眼疾手快,而且下面還有飯盒接著。
沒有讓里面內餡流到了地上去。
顏老師傅很小心用飯盒接住流下的一些內餡,并且用掰開的軟軟花餑餑皮兜出一些。
之后給幾位老師傅一人也是分了一小塊。
“你們看我,忘記正明跟我說,這個里面的餡是流心的,你看看這都流掉了。”
蘇老師傅認真看了看說“這個流心的餡心做法,有些像是粵式點心,他們那邊有一個奶黃流心包,餡心就是這樣狀態。”
崔老師傅說“他這個流心的餡心,應該是借用了粵式點心做法,不過聞著香味應該不只是粵式點心的做法,這餡心帶有一些大油香味,這算是蘇杭點心常用的。”
幾位老師傅也都分別嘗了嘗手上的花餑餑。
外皮吃起來綿軟,而且可以吃出皮中摻入的水果和蔬菜汁的味道。
然后是餡心,是非常絲滑的口感,同時又會有一些小小顆粒。
而且在流動餡心和外皮之間,實際上還有一層貼在內壁上的餡料。
整個花餑餑里面,是一個非常新穎有一點西式,又有一些粵式點心的餡料搭配。
貼在內壁上的是一層很香甜的紅豆沙,那種沙沙的顆粒口感來自豆沙。
是因為紅豆沙的豆子沒有碾得非常碎,保留了一部份顆粒口感。
里面流動的餡心明顯是粵式奶黃的做法。
至于崔老師傅嗅到的大油香味,是涂抹在豆沙和流心餡之間,為了防止在蒸制后,兩種餡心在里面完全混合在一起的。
這樣一來,吃起來的時候會感受到三種不同的口感。
蘇老師傅吃完了之后,還舔了舔手指上殘留的流心餡料。
“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現在年輕人真的是敢想敢做,把花餑餑和其他一些點心做法結合起來,還真的是做出與眾不同的效果。”
王老師傅和孫老師傅也接連吃完,同樣是感嘆這個花餑餑的美味。
“用我們本省花餑餑造型,搭配上其他點心的餡心,原來竟然有這樣的效果。”
“哈哈哈,年輕人是真的敢想敢做,也是因為他們有了這么好的時代。”
崔老師傅說“是啊,他們現在可以用的東西真是太豐富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國家國力的不斷提升,他們不但可以用國內各地的材料,甚至是可以用國外的材料。
這種時候,如果我們繼續守著所謂的傳統才是正宗,不是要錯過很多的美味”
這句話讓幾位老師傅都很贊同。
顏老師傅提議“等這次全國烹飪技能交流大賽過后,我們可以邀請全國各地廚師來交流學習,或者我們去他們那邊交流學習。
大家這樣相互交流學習,相信會更好的促進我們廚藝上的發展和進步。”
崔老師傅立刻贊同“老顏這個提議好,之后我們確實可以搞一些這樣的交流活動。”
這話讓蘇、王、孫三位也覺得是非常好的提議。
崔老師傅笑著說“其實我之前就有這種想法,想邀請一些外地的廚師,來我的這個培訓學校,給這些學生們上上課,讓學生們也了解到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
顏老師傅跟著說“崔師兄也可以讓正明他們過來上上課。”
聽到這話,蘇老師傅笑著說“哈哈哈,老顏你這可是給你小徒弟走后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