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一群毫無名氣的青年廚師,能夠做出和馮正明親手做口味上不相上下。
這群青年廚師豈不是個個都和馮正明一樣優秀?
李志峰心底震驚這點同時,尷尬笑著回應:“我是沒有怎么吃出差異。”
司徒老先生跟著就說:“很正常的,單從味道上來說,確實是吃不出什么區別。
而且正明他是主廚,我之前進過匯泉樓后廚看,他會把每道菜工序拆解開,讓后廚里每位廚師按照工序去一步一步做。
只要那位廚師的基本功足夠,那么自然是能夠做出正明要求的味道。”
李志峰作為省烹飪協會的副會長,泉城市烹飪協會的會長,他自然還是很熟悉后廚的事情。
聽司徒老先生這番話,讓李志峰心里更加震驚了。
他在后廚工作的時候,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后廚老師傅們去做。
可能一些已經接手掌勺的大師傅,他們大多都是延續之前老師傅傳下來的流程去做。
所以這也是導致了,一些大酒樓很多年菜單都不會出現新菜。
并不是因為主廚不想推出新菜進行嘗試。
而是可能一道新菜,主廚未必能完全掌握流程,不能夠把流程拆解成一道一道的工序,分配到每個廚師的頭上去做。
那么在大酒樓里,也不可能說一道菜就讓主廚一個人去做。
前期的備料切配,中間烹飪過程,還有最后裝盤。
這些流程在大酒樓里,一旦有很多桌點,都是需要后廚里眾人協作去完成。
可是主廚不能詳細拆解工序流程。
不能指望后廚里其他廚師能自己去理解該做什么?該怎么做?
所以李志峰對馮正明的能力有了一點不可思議的認識。
省領導聽完司徒老先生的話,雖然沒有在后廚里當過廚師,但也大概能理解意思。
“這么看起來,小馮他應該就像是戰場上的一位優秀將帥之才。”
司徒老先生對這個比喻立刻是拍手叫好。
“好,這個贊揚真的很好,比喻相當到位,正明他正是這樣一個后廚里的將帥之才。”
領導笑呵呵說:“難怪他一來匯泉樓,短短大半年時間,匯泉樓就有如此大的變化,真的是很厲害。”
泉城市里的領導趁機說:“那以后泉城我們市里一些接待餐飲工作,可就給匯泉樓了,這個還請省里各位領導支持。”
這話讓省領導頓時笑起來:“你們泉城倒是會近水樓臺啊。”
市里的領導說:“匯泉樓離我們市委也近。”
這番對話,讓在場眾人都笑了起來。
李志峰和烹飪協會的幾位心里多少有那么點不是滋味。
能夠這樣獲得省市兩級領導青睞,馮正明和匯泉樓真的已經是泉城獨一檔。
現在泉城恐怕也只有聚豐德還能算是穩壓匯泉樓一頭。
年底全國烹飪技能交流大賽上,馮正明再取得一個成績回來,匯泉樓將會徹底超越聚賓園和泰豐樓幾家大酒樓。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