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這樣一道菜出來,讓現場圍觀的人群發出一片驚呼聲。
幾位老師傅相視一眼,也都是露出了欣慰笑容來。
眼前馮正明的這道菜,不光是能夠確定他成為這次魯菜代表廚師去參加全國大賽了。
甚至這樣一道菜,即便是拿去全國大賽的現場,也一定能夠獲得相應的認可。
這道菜的整體創意上,真的是完美體現了“守正創新”四個字。
馮正明把非常經典的兩道傳統魯菜。
用這樣一種方式結合在一起。
并且以自己的方式成功的做出了一個完美新菜。
無論是從色香味器型的角度,還是從展示魯菜技法的角度上。
這道菜真的已經是堪稱完美的一道菜。
尤其是馮正明最后蝦油清湯勾芡淋入,再搭配上蔥燒海參的汁一起,真是讓這道菜突出一個經典與創新的完美結合。
在馮正明這邊完成了這道菜同時。
旁邊崔老師傅的徒弟也完成了他的一道菜。
和馮正明的做法很相似,但對方用的是更大的烏參。
所以他做出的菜也是烏龍菜。
名為烏龍登云。
做法上也是在大烏參總瓤入餡料,用蛋清抽出蛋白糊蒸熟后擺在盤子里當云朵造型。
然后再雕刻一顆一顆的胡蘿卜和萵筍空心球擺在周圍。
甚至崔老師傅的徒弟,還專門雕刻了龍頭和龍尾進行了點綴。
現場很多人也都被崔老師傅徒弟的這道烏龍登云所驚艷。
當然對他這道菜更多的驚艷,實際上來自于盤中他親手雕刻的龍頭和龍尾,還有那些點綴用的胡蘿卜和萵筍空心球。
光是從擺盤上來說,崔老師傅徒弟的這道菜,可以算是現場最佳了。
只不過在老師傅們看來,他們會更加欣賞馮正明的烏龍戲珠。
因為馮正明并沒有單純想著擺盤上炫技。
他是把兩種經典魯菜很好結合起來,創出了這樣一道菜。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沒有追求擺盤上的極致華麗。
反倒是讓馮正明的這道菜,是可以在大酒樓里輕易復刻出來的菜。
相比較而言,可能崔老師傅徒弟的烏龍登云,如果是在大酒樓里復刻出來,恐怕效果是不如馮正明的這道菜。
這倒不是說崔老師傅徒弟的烏龍登云會更難復刻出來。
做法上來說,如果不加入雕刻的龍頭和龍尾,崔老師傅徒弟的菜會更加簡單。
可是做法上簡單,不表示在大酒樓里復刻出來的效果就好。
因為崔老師傅徒弟用的大烏參。
在復刻的時候,如果依舊是用大烏參去做,可能一整條的烏參上桌,會讓客人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而且蛋白糊做的云,和胡蘿卜、萵筍雕出的空心小球,完全是搭配上好看,吃的時候并不會給菜增添多少味覺體驗。
所以可能同樣是在酒樓里復刻兩道菜。
客人也會偏向于點馮正明的烏龍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