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兩位老師傅們代表了魯菜一代老廚師們的激勵。
馮正明他們面面相覷,隨后也都是齊聲表示,他們一定會好好把每一道經典魯菜做好。
兩位老師傅也滿意地點點頭。
接下來就是一些分工,遞交上去的宴席菜單,基本上就是從這份老師傅們一起手寫經典魯菜的菜譜上選取。
其中包括經典魯菜有:九轉大腸、蔥燒海參、糖醋鯉魚、油燜大蝦、爆炒腰花、四喜丸子、繡球干貝、八寶布袋雞、南煎丸子、奶湯肘花白菜、一品豆腐、八寶葫蘆鴨、蔥燒蹄筋、浮油雞片、孔府仿熊掌、詩禮銀杏、三美豆腐、栗子黃燜雞、油爆雙脆、鍋塌蒲菜。
一共是二十道比較經典的魯菜,可以說是囊括了魯菜中煎、炸、烹、炒、燒、、燉、煮等各種技法。
而且因為有老師傅們手寫的菜譜在,所以每道菜做起來的要求也都是相當高。
馮正明他們非常認真進行討論,分配好各自的工作,大家都希望可以把這二十道經典魯菜做好。
在討論中,馮正明主動承擔了主要負責打荷的工作。
“各位不要跟我爭,我年齡最小,我在各種雜活上也是干了挺長時間,所以像是切配的工作,還是都交給我來,各位只需要是把后續的工作都做好。
我們大家一起合作,把這一桌的宴席完整做好,而且要做的足夠標準。”
馮正明主動承擔打荷,他需要做的工作就會非常繁瑣。
像是要給鯉魚打花刀,要把八寶布袋雞和八寶福祿鴨剔骨。
還有孔府仿熊掌也需要馮正明去提前把豬蹄剔骨。
可以說整體的工作量是很大,而且都是很考驗技巧的活。
不過蘇、孫兩位老師傅也是明白,在場的廚師們中,可能也只有馮正明可以做的最好。
畢竟這些活中,有一些可能連兩位老師傅也不敢說,可以很好的完成。
其他的廚師雖然也都能夠做,但是肯定不如馮正明嫻熟。
畢竟馮正明匯泉樓之前接喜宴,在喜宴酒席上,這些菜幾乎都給人家做過。
所以要說這方面的經驗上,其他參賽廚師肯定是不如馮正明。
大家都能干,但這次全國大賽上酒席交流上,是需要做的足夠標準。
為了保證足夠標準這點,蘇、孫兩位老師傅也都同意交給馮正明去做。
蘇老師傅直接說:“好的正明,那就你來做,這次比賽,你要拿下技能狀元,這些你來做也可以給你加加在評委那的印象分。”
孫老師傅也同意這一點:“不錯,正明你多表現自己的技術能力,讓評委對你們印象更好。”
顯然,經過了第一場的比賽過后。
大家都對馮正明能夠拿下這次全國大賽技能狀元有著極大期望。
其他廚師也沒有跟馮正明去爭搶這份功勞了。
畢竟他們第一場下來,本身技能得分和馮正明就有差距。
想要在后面追趕上技能總得分,對其他廚師來說難度很大。
接下來,大家開始分每一道菜誰去做?
參賽的廚師剛好十人,按照分配來說,剛好是每個廚師做兩道菜。
當然,除了要做好自己分到的兩道菜,大家也還是需要相互配合,把前期材料處理,湯和油的準備,以及最后成菜的擺盤都需要做好。
有老師傅們手寫的菜譜,對馮正明他們還是有著極大的幫助。
因為菜譜上,老師傅們寫得可以說是相當詳細。
這也就可以避免,馮正明他們做菜的過程中出現太大的偏差。
馮正明也是很仔細閱讀,把其中不少的技巧都認真記下來。
像是布袋雞和福祿鴨剔骨,還有如何把孔府仿熊掌的豬蹄剔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