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把鴿子單獨盛出來,擺在盤子中,淋上準備好的鮑汁。
粵菜廚師和港城廚師不只是這道菜,在很多菜上都是有一定的相似。
或者應該說,港城廚師的很多菜,實際上都是在粵菜基礎上又進行了些許改良。
比如雙方廚師準備的菜里都有清蒸花蟹。
粵菜廚師對花蟹進行處理后,便是很簡單的清蒸出來,最后淋上一些豉油和撒上小香蔥花。
港城廚師把蟹拆了肉之后,把蟹黃和雞蛋攪打在一起,蒸了一個水蛋托底。
再把其他拆出來的蟹肉鋪在水蛋上面。
出鍋后的清蒸花蟹,
當然,粵菜廚師自然也不會輕易輸給港城的廚師。
他們接下來現場就做了一道非常考驗勺功和火功的菜,踏雪尋龍。
這可算是一道相當考驗廚師功力的菜。
因為這道菜里的龍蝦肉和蛋清都是必須要在低油溫里滑熟。
若是油溫過高的話,龍蝦肉和蛋清都會變得不再嫩滑。
現場粵菜廚師在這道菜上也是精誠合作。
拆出龍蝦肉,和之前港城廚師清蒸花蟹的時候一樣,把龍蝦腦和雞蛋混合蒸了一個水蛋打底。
接著是把龍蝦肉切成段后,再全部片成一個個薄片。
龍蝦薄片下入兩成的油中。
伴隨著油溫升高,可以說是慢慢把龍蝦肉浸熟的。
幾乎是在龍蝦肉泛白后,立刻要倒出鍋。
再把油重新倒進鍋里,油溫大約是五成的樣子,把雞蛋清倒入油中。
同樣是用低油溫,慢慢把雞蛋清浸熟,這個過程里,要輕輕用鏟子從鍋底滑鏟。
讓雞蛋清凝結后自己浮起來,并且在將要完全凝固前把雞蛋清倒出。
瀝油后,直接把雞蛋清放進冰水中過涼。
之后用清雞湯,加入焯好的菜心粒、龍蝦肉片、蛋白。
用中小火慢慢去煨制,這個過程中,粵菜廚師全程沒有動用炒勺和鏟子,就是輕輕去晃動鍋子,讓鍋中的蛋白、龍蝦肉片和菜心粒與雞湯融合。
最后還要勾上一個薄薄的玻璃芡汁。
完成后出鍋,放在蒸好的水蛋上面,再把拆出來的龍蝦殼擺放在一邊。
這么一道菜出鍋,也是給粵菜廚師爭回不少的臉面。
原本現場已經有人開始議論,覺得港粵兩地廚師做的菜都差不多。
但是從精致上說,還是港城廚師做的更加精致一些。
這道踏雪尋龍上桌后,一下子扭轉了現場的評價。
大家也是紛紛感嘆,粵菜廚師同樣是非常厲害。
馮正明這邊把豬蹄完成脫骨,接著是要對豬蹄進行一番處理。
盡量去除豬蹄上的異味,還需要準備牛肉和雞肉泥,以及加入一些蹄筋。
把蹄筋加入在混合的肉泥當中去,再全部是加入一些蔥姜料酒蒸熟定型。
之后再進行一個紅扒,把豬蹄的表面和里面的肉泥燒入味。
先把做成熊掌造型的豬蹄擺在盤中。
再把紅燒汁勾芡后,均勻的淋在表面上。
在馮正明烹飪這道孔府紅扒仿熊掌的時候。
遼菜的廚師同樣也在做一道仿熊掌的菜。
這是一道更加經典的菜,是第一屆全國大賽上,獲得狀元的遼省廚師所創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