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馮正明在大家的心目中還是有實力的。
羅晴也為馮正明感到高興,他能力獲得這么多人的認可。
在比賽的酒店,馮正明和其他廚師一起,正在忙碌備料。
大家都需要為接下來的比賽好好備料。
要準備好自己要做三道菜的各種料。
其中最關鍵的東西依舊是油和湯。
馮正明是需要準備好蔥油和蔥椒油兩種油,另外還需要準備好高湯。
除了油和湯之外,因為是要做鮑魚,所以他還需要準備一些鮑汁。
鮑汁方面,馮正明是專門向粵菜和港城的廚師請教了。
因為全國大賽比賽之外,更多也是讓各地廚師相互交流的。
所以粵菜和港城的廚師也都給了馮正明一套比較大眾的鮑汁配方。
馮正明自然也沒有嫌棄,他知道每位廚師的鮑汁肯定在大眾版的基礎上會有一些各自的秘方。
這方面馮正明自然是不會去刨根問底。
有一個基礎的配方已經足夠他用。
畢竟鮑魚在馮正明的菜里,只能算是一個配角,不能算是他的那道仿熊掌的主角。
按照大眾鮑汁配方,馮正明是把各種的料準備妥當。
一部分自然是要過油炸一下。
另一部分不去油炸,而是直接下鍋燉煮。
煮開后,打去浮沫再進行清洗后。
之后轉入到砂鍋里,再把各種的料全都下入砂鍋,并且還要加入一部分的鮑魚,在砂鍋里進行一番長時間的燉煮。
也是幸好賽事方提供了足夠的爐灶。
不然像是馮正明這樣,又是需要煮湯,又是需要做鮑汁,還要準備蔥油、蔥椒油。
單獨的一個灶,恐怕還真的是有些為難他了。
同樣,其他各地廚師也都相當忙碌。
需要各自去準備所需要的料。
油和湯的準備,是廚師們做菜前最關鍵的兩樣。
當然這里不同地區廚師的備料也有不同。
即便都是魯菜廚師,大家準備的東西也會有一些小區別。
這里又是牽扯到每位廚師的一點小手段。
為什么同樣一道菜,不同廚師做出來的味道會有區別呢?
實際上這也就是在于用料上的些許小區別。
很多時候,可能就是一味香料加入,讓整道菜出來的味道會完全不同。
這方面更多是不同廚師的個人經驗。
現場因為沒有別人幫忙,備料過程對廚師們是真的辛苦。
光是宰殺雞、鴨、鵝之類,廚師們也都是相當的忙碌。
不過從現場的情況看,畢竟能來全國大賽的廚師都是各地的大師傅,基本功上還是相當的厲害,能夠把物料處理的非常好。
但即便都是大師傅,一個上午下來,大家也不過是準備好的很少一部分。
廚師們很多要守著灶臺上的湯鍋,午飯酒店是安排人給他們送來。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