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王家梁對身邊妻子說,“你記得吧?我們在滬城看到的那張菜品照片,當時是中間四個大球,圍著一圈小球,外面是伴著蔥段的海參。”
聽王家梁一說,張莉莉也頓時就想起了那張照片。
“對啊,那張照片,原來中間的是龍蝦球。”
張莉莉接著好奇問:“小師弟,那你最后淋在上面的湯汁是什么?”
馮正明回答:“是一個扒汁,我用高湯,加入了一些蝦腦和蝦油,還有一點南瓜泥,一起煮出來過濾后,勾了一個玻璃芡,淋在中間的龍蝦球和繡球干貝上。”
他又補充一句:“海參上我淋的還是蔥燒汁。”
聽后張莉莉感到很驚訝。
“原來那樣一道菜,需要經過這么復雜的工序。”
王家梁笑著說:“正明說的已經簡化很多,實際上真要做的話,需要花費挺長時間的。”
馮正明也點頭:“是的,海參、龍蝦、繡球干貝、蝦泥餡,都是需要單獨準備,并且要分別入味,搭配不同的湯汁。
連最后擺盤,都需要提前做好一切準備,不能讓菜品過涼了。”
王家梁說:“一個人做那么一道菜,真不容易,正明你這個狀元實至名歸。”
曹志國笑著說:“正明回來,在匯泉樓后廚,一直在研究怎么做那道菜,過年前他把步驟都拆解,我們年前在省里招待晚宴上嘗試過,還是可行的。”
曹志國的話讓王家梁有些驚訝。
“正明你的進步好快啊。”
馮正明說:“多虧三師兄和五師兄幫我,還有大師兄時不時也會到匯泉樓幫我,沒有師兄們幫忙,我一個人不可能完成。”
顏老師傅相當滿意開口:“你們師兄弟之間,應該多多相互幫忙。”
李輝東在師父發話后,也當著師父的面表態。
“年后匯泉樓開業,我會在后廚幫正明把匯泉樓后廚打理好。”
馮正明聽了笑起來:“那就拜托大哥了。”
王家梁有些意外:“大師兄也要去匯泉樓后廚?”
李輝東點頭:“對,啤酒廠食堂我不能繼續承包了,幸好正明他幫我,讓我到匯泉樓后廚去干。”
王家梁說:“那很好啊,大師兄你的手藝,在啤酒廠食堂太屈才。”
二師兄陳澤志附和道:“對,啤酒廠食堂確實無法施展大師兄的手藝。”
李輝東見師弟們都吹捧起自己。
他笑著說:“我雖然有大師兄名頭,但在師弟們面前,我這個大師兄現在屬于混的最差,也就剩下手藝沒還給師父。”
師弟們聽大師兄這么說,紛紛都開始鼓勵大師兄,希望大師兄可以振作。
馮正明更是直接說:“大師兄別這么說,我還想以后把匯泉樓交給大師兄幫我守著呢。”
這話讓李輝東非常驚訝。
“你打算把匯泉樓交給我?”
馮正明點頭:“對,我今年想要徒步走一走我們的齊魯大地,希望在齊魯大地各處,尋覓屬于我們魯菜的傳承脈絡。
然后可能之后,我會南下去滬城,要在滬城開一家魯菜餐廳。
所以我肯定不能一直常駐泉城,無法照顧到匯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