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建興最后上的一道菜,又算是經過馮正明改良后的一道傳統菜。
八珍布袋雞。
看到上桌的大瓷碗里,如同白水般的雞湯里,窩著一只脫骨的整雞,雞腹中填滿了用八珍食材團成的球,雞湯里也放了幾顆八珍球。
這道菜上桌,讓張莉莉感到非常驚艷。
“哇,這個是清雞湯嗎?好像雞肚子里有東西啊?”
王家梁向妻子解釋:“這個可不是清雞湯那么簡單,這道菜叫做布袋雞。”
張莉莉看向丈夫:“布袋雞?這道菜也是傳統的魯菜?”
王家梁點頭:“對,不過這個菜,應該有做了一些改良吧?”
顏建興聽了笑著說:“是的,這個是布袋雞升級版,可以叫做八珍布袋雞,這個菜是正明他改良后的版本。”
王家梁看向馮正明:“你改良了布袋雞?”
馮正明點點頭:“這個八珍布袋雞做法上,前期處理和布袋雞一樣,都是整雞脫骨,不過之后不是灌入餡料,是用八珍做成八珍丸子,填在雞肚子里。”
王家梁湊近看了看,發現雞肚子里看上去確實是一顆一顆的球。
湊近的時候,讓王家梁聞到了雞湯的香味。
“這雞湯這么濃的香味?這雞湯也有玄妙吧?好像不是我們魯菜傳統的掃湯做的湯。”
顏建興笑著解釋:“這碗里的清雞湯,確實不是傳統掃湯辦法得到的清湯,實際上這個清雞湯,也是正明從外地學回來的做法。”
王家梁自然又看向了馮正明。
后者解釋說:“這鍋雞湯的做法,是老母雞直接下鍋用小火去煮,煮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開鍋,慢慢把老母雞煮透。
煮透了之后,把老母雞撈出去,把湯用紗布過濾,濾掉大部份的油脂。
然后再下第二只老母雞,還是用小火慢慢去燉煮。”
顏建興接過話:“一共要用掉三只老母雞,得到這一鍋清亮的香濃雞湯,最后再把準備好的八珍布袋雞放在湯里,然后大火蒸開,便可以上桌。”
聽完馮正明和顏建興的述說,讓王家梁真的感到非常驚訝。
他沒想到,這么一碗清雞湯竟然是這么做出來的。
顏老師傅開口說:“這種做法,是南方淮揚菜里的一種做法。”
張莉莉聽完這些,她想了想,有些奇怪問:“一鍋湯用三只老母雞,那煮過了湯的老母雞怎么辦呢?”
馮正明笑著解釋:“四嫂這個不用擔心,我們也學了淮揚菜的做法,把煮湯后的老母雞拆出雞肉,然后做包子餡。”
王家梁立刻接話:“三丁包子。”
張莉莉也聽說過三丁包子,她有些驚訝:“原來三丁包是這么做的?”
顏老師傅點頭:“當年發明三丁包的那位大廚,正是因為煮湯后的整雞丟掉有些浪費,所以就把煮湯后的整雞拆下雞肉做包子餡。
但是雞肉本身油脂少,煮鍋湯后更是非常柴,也沒有什么滋味,所以在其中摻入肥瘦相間豬肉丁增加油脂,又加入筍丁增加口感,最后再用燴炒的方式,調味燴炒。
用燴炒好的雞肉丁、豬肉丁和筍丁做餡,包出了三丁包。”
馮正明補充說:“我去參加全國大賽,聽淮揚菜廚師說,他們還研究出五丁包,在三丁基礎上,加入海參和蝦仁。”
顏老師傅笑著說:“五丁包不算新發明,以前其實就有五丁包,之所以大多數時候還是三丁包,主要是因為過去五丁包用的蝦仁是河蝦仁,所以有季節限制。”
聽了師父這么說,師兄弟們頓時又學到了一些新知識。
張莉莉好奇問:“今天我們也能吃到三丁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