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馮正明這樣一說,幾位老師傅都紛紛表示可行。
“小馮,很多時候要靈活一些,后廚工作不能馬虎,但并非不能變通,最關鍵是要保證出菜的質量,能夠平衡好不同菜的味道。”
每次和老師傅們交流,馮正明總覺得受益匪淺。
這些老師傅多年的經驗確實是他需要的。
隨著來的廚師們越來越多。
參與討論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
不少稍微年輕一些的廚師,包括是各家的大師傅們,也都想要抓住這個機會,向老師傅們進行一些請教。
大家甚至都不想坐下來,就想要站著圍在一起聊做菜。
也有不少人會向馮正明進行請教。
有廚師向馮正明表示:“馮主廚應該把你參加全國烹飪大賽的菜編撰到菜譜里,真的很值得我們大家買來學習。”
馮正明笑著回應:“這方面可能我還不夠格,我現在還處在給別人做菜的階段,讓我直接出書教人做,我可能還欠缺一些經驗的。”
沒等廚師們繼續交流,很快組織這次座談會的領導來了。
廚師們也只好先暫時散開,各自去自己的座位。
還有幾位外賓也一起進門來。
看到他們,馮正明立刻認出是去過匯泉樓的外賓。
悄聲詢問一下,原來這幾位也去了其他餐館和酒樓。
等到大家都分別坐下來。
現場領導首先發言,表示這次邀請魯菜廚師們到場,主要座談會議題還是宣揚和傳承好魯菜。
找來幾位外賓,也要讓外賓看看能不能給出一些意見?
這倒是有點破除當局者迷的意思。
畢竟外賓單純從他們吃了幾天下來的感受給出評價。
雖然也屬于他們的主觀評價。
可至少是他們吃過菜后的真是感受。
或許其中一些不好的感受,可以成為大家學習改進的地方。
然后就是請外賓代表現場發言,說一下他們這幾天吃魯菜后的感覺?
對方確實是相當主觀,甚至都沒有專門組織語言。
他開口直接表達對馮正明和匯泉樓的喜愛。
“匯泉樓的菜真是太美味,他們菜的擺盤也相當美觀,而且他們的菜,很適合我們外國人的口味,又讓我們品嘗到你們的魯菜。
他真是我們吃過最好的中餐廚師,我們都很認可他的廚藝。”
上來直接夸獎馮正明,發言前半部分也都在說匯泉樓的一道一道菜。
馮正明坐在現場聽,不得不承認對方還真下了功夫。
不光是記得每道菜的擺盤造型,還能記得每道菜的味道。
聽得現場大家都忍不住看著馮正明笑。
一度讓大家覺得,他現場發言完全是在稱頌馮正明的手藝來的。
好在發言的后面,詳細說了他之后吃各家餐館和酒樓的感覺。
而且他們一行外賓并不只是喜歡匯泉樓的菜。
還有其他一些餐館和酒樓的菜,他們也都列出不少他們各自喜歡的菜。
像是發言的這位表示他還會喜歡九轉大腸。
說到這,他竟然又點了一下馮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