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馮正明路線的規劃,他會途徑齊魯省內一些知名的名川大山,也會專門走到一些諸如孔孟之鄉的一些人文地區。
這一趟的徒步走遍全省,最終目標便是要實地看一看齊魯各地歷經千年的文化積淀。
要尋到屬于魯菜的根脈,從而可以讓自己把菜做的更好。
三叔的安排非常快,采購了各種新鮮的雞魚肉蛋回家。
也專門通知了家里人。
大伯馮國峰一家不能回來之外。
家里人其他人全都到齊,包括司徒爺爺也被請來。
馮正明跟匯泉樓后廚兩位師兄說了一聲,他便專門回到爺爺家里,從中午一過就開始忙碌起來。
好在還有家里人幫忙。
這種一家人一起忙碌做菜的過程。
和馮正明平時在匯泉樓后廚又有所不同。
不需要像是在匯泉樓后廚那么緊張。
也不用非常嚴苛。
家里人可以一邊輕松聊天,一邊一起摘菜、洗菜,一起幫馮正明做菜。
經過一整個下午的忙碌,馮正明和家人一起做了一大桌子菜。
基本上都是很家常的菜,但又被馮正明做的不那么家常。
夜幕降臨,全家人圍坐在馮爺爺家里。
馮建棟拿出一瓶好酒,先給父親和司徒老先生倒上。
然后依次給家里人也都倒上酒。
最后馮建棟堅持要親自給馮正明也倒上一杯酒。
馮正明一臉不解:“三叔,你給我倒酒真不合適。”
“不不,正明你聽三叔的,這杯酒你一定要讓我給你倒上。”馮建棟非常堅持。
二姑馮素英見狀微笑問:“正明你是不是幫了你三叔什么大忙?他這事一定要感謝你。”
馮正明回應:“我沒幫什么忙。”
馮建棟一臉認真:“不,你幫了,沒有你幫忙引薦,三叔怎么可以見到那兩位港城來的大老板?也不可能獲得他們的指點。”
聽到這話,家里人都不禁有些好奇,究竟兩位港城大亨對馮建棟說了什么?
馮素英直接問:“那兩位港城來的大老板,究竟給你出了什么主意?”
馮建棟沒有著急說,還是先給馮正明倒上了這杯酒。
等大家都倒上酒,羅晴和孩子也都倒上了飲料。
馮建棟舉起酒杯來:“我們全家人先共飲第一杯,然后我再說這次我得到的一些指點。”
全家人一起舉杯,每個人都滿臉笑容碰杯喝下第一杯。
喝下第一杯后,馮建棟才開始說他獲得兩位港城大亨的指點。
兩位港城大亨給馮建棟的指點其實很簡單。
他們才了解馮建棟一直做貿易,而且之前還是做海外貿易。
但是這兩年,馮建棟卻沒有怎么堅持海外貿易,而是更多把重心放在了國內。
兩位港城大亨給出的建議是,讓馮建棟不要放棄海外貿易那一塊。
并且指點馮建棟不要留在泉城,要去島城。
讓馮建棟在島城維持住他海外貿易那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