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兩家就是口頭上吵吵。
后來越吵越兇,更是誰也不服誰,所以就從暗中較勁,逐漸演變成了明著較勁。
很多本地人都知道,兩家是動不動就會在客人面前數落另一家。
反正就是不停挑對方的毛病,向人推廣自家如何如何正宗。
甚至,漸漸兩家用料也都是越來越好。
采購大公雞的時候,也都開始發生了一些爭搶。
這種情況下,讓客人們吃的越來越好,但兩家這樣的爭斗只會自己吃虧。
可是已經都上頭的兩家,誰也不愿意主動服輸,就這么一直較勁。
通過和街上不少本地人聊天,馮正明他們了解到。
本地人眼中,兩家做的炒雞都非常好吃。
而且很明顯很符合本地人口味。
所以在街頭上遇到的人,問了半天也問不出到底誰家更正宗?
馮正明他們跟著看熱鬧人群,很快來到兩家較量的地方。
這里算是沂城市區里一處露天的廣場。
似乎兩家為了這場較量都做了準備。
專門在這邊臨時搭建了烹飪的灶臺和案臺。
甚至兩家都選用了相當好的幾只大公雞。
光是看著兩家用的大公雞,丁遠就忍不住對馮正明低聲驚呼。
“他們這選用的大公雞看著就特別好。”
馮正明點頭:“對,應該是專門采購的,生長了一年半以上的大公雞,你們看看雞爪子,腳跟后面相當厚實,說明這大公雞確實是山里散養刨食。”
眼見圍觀的人很多,兩家炒雞店的老板首先站出來叫囂一番。
“付光棍,你們明明以前叫光棍炒雞,憑什么說自己是沂城炒雞最正宗的?”
對方也不甘示弱,立刻回應。
“徐胖子誰不知道,齊魯炒雞看沂城,沂城炒雞看蒙陰?
你的手藝當年都是從我們蒙陰學回來,我們家的炒雞當然比你們正宗。”
不等對方開口回應,付光棍繼續向所有人介紹。
“我們家光棍炒雞,在蒙陰已經有百年時間,我們選用的絕對都是蒙陰山里散養的跑山雞,用的料也都是最傳統的料去做。”
然后又指著對方不客氣地指責:“徐胖子他們家,做炒雞加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調料,那都不是正宗的做法,大家千萬別被他家騙了。”
徐胖子本來沒有立刻反駁,明顯是因為付光棍說的沒錯。
他的炒雞手藝確實是從蒙陰那邊學回來的。
可是現在付光棍說自家的炒雞不正宗,說自己加了好多其他的料,已經不是沂城炒雞,這他肯定不能忍。
“付光棍,你少在這亂說,我的做法怎么不正宗了?
我承認,我是從蒙陰學回來的手藝,但是我當初可是認真跟著師父學的手藝,我現在添加一些其他佐料,是為了讓炒雞味道更好。”
說到這里,徐胖子一臉嚴肅認真地繼續解釋自己做法。
“現在時代變了,好多外地的調味料都進了我們沂城,我們也應該要讓炒雞的味道可以讓更多人喜歡,所以我才會加入一些其他香料,只是要讓炒雞的味道更好。”
聽徐胖子的話,讓馮正明不禁點了點頭。
傳統當然是應該堅守的。
但是要讓把一道菜推廣出去。
讓更多人喜歡,就必須要做一些口味上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