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人們轉念一想,似乎過去干飯鋪就應該是這樣。不是那種正兒八經的餐館酒樓。
干飯鋪就是給販夫走卒,以及勞碌一天后的普通人,一個可以吃上一口熱乎飯的地方。
可不就是馮正明說的,給大家一個不用自己費事,就可以吃到的家常飯?
被馮正明的幾句話,把張爺爺和幾位老人都說的服氣了。
不過張爺爺的神情明顯還在猶豫。
馮正明突然笑著問:“張爺爺,您這樣猶豫,是擔心把我的分店給干賠了嗎?難道您對自己的手藝就那么沒有信心?”
被馮正明這么說,讓張爺爺多少心底也是有些不服氣。
旁邊的一位老人湊近低聲提醒:“老張,你這可是給咱們的狀元打工了,這是多好的事情啊?你還猶豫什么?”
馮正明聽到笑呵呵表示:“如果張爺爺沒有信心的話,那我只能找別人。”
稍微停頓,馮正明又是一臉苦澀:“不過本來想著有張爺爺幫忙,我在泉城外第二家分店應該會開到德州來,張爺爺不愿意幫忙,我只能先開去其他地方。
等在德州找到合適的人,我才能來德州開分店了。”
果然,這話一出,幾位老人都有些焦急。
老人們很清楚馮正明的名氣,也是聽說了馮正明干飯鋪的生意好,用料足不說,味道也非常好,而且關鍵價格也合適。
所以老人們還是有些期待,馮正明可以來德州開分店,讓他們也可以嘗嘗他店里把子肉。
幾位老人趕緊勸說起張爺爺,希望他能答應馮正明。
張爺爺在老伙計們的勸說下,最終點頭答應。
“好,狀元看得起我這把老骨頭,我就幫狀元把德州的分店先干起來,等以后有合適的人接手,我再退下去。”
馮正明笑著點頭:“好,就按張爺爺您說的辦。”
跟張爺爺說定,馮正明他們向幾位老人告別,便離開了小面館。
在馮正明他們走后,幾個老人都紛紛向老張夸獎。
“老張你這是遇到了貴人啊。”
“是啊老張,真沒想到,你這小面館能吸引來我們的狀元。”
“老張,以后再想吃的面條,可就要去狀元的干飯鋪分店了。”
“先說好了,老張你可不能隨便漲價,我們都是老伙計,你要讓我們吃得起。”
“我還真挺好奇,狀元的把子肉,配上老張你的大柳面會是什么味道?”
這個話,讓幾位老人都非常期待。
老張自己還真是很意外。
沒有想到,自己送給人家,自己多年總結的一些經驗,結果竟然就遇到了全國烹飪狀元。
人家還要讓自己去他的分店里當掌勺師傅。
這對老張真可以算是從天而降的驚喜。
盡管老張今年已經六十多,但他身體還很結實。
他表面上似乎很淡漠,只是在巷子里經營一家小面館,招待的也都是附近一些老伙計們。
實際他心里還是有一個渴望,渴望可以把自己從父輩手上繼承的手藝往下傳。
只可惜,老張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都看不上這份手藝。
而且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
老張也確實看到,在德州大量扒雞的店關張。
并且剩下的扒雞店,基本上都走上了產業化、規模化。
至于大柳面,在德州也漸漸不被被年輕人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