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做廣告代言人,那就是給自己的產品代言了。
一方面馮正明能獲得分紅。
最重要的是,開了分廠在馮正明眼皮子
羅錦良還陷入震撼時,那邊其他人招呼兩個人過去坐下聊。
馮正明也拉著羅錦良一起走過去入坐。
入座前,馮正明還低聲提醒:“羅老板可以好好考慮我的建議,我真的很期待可以和羅老板你們合作的。”
然后,馮正明也不再說什么,和羅錦良一起落座。
羅錦良落座后,自然是開始在心里不停盤算。
如果他在齊魯投資辦一個分廠的話,再讓馮正明入股,有馮正明這位全國狀元幫忙在北方推廣,這筆買賣是不是值得?
落座后,馮正明沒有去在意羅錦良的思考。
他開始跟大家交流起,明天比賽的一些評判標準。
“各位非專業的評委,你們呢不用跟我們專業評委一樣,我們會更加細致從每道菜的技法上、還有刀功、火功、勺功、擺盤的規整上,以及調味的細節上進行評判。
這些各位非專業評委不用考慮,你們只需要從你們主觀的感受上去打分就可以。”
馮正明見大家還有些疑惑,他干脆更加直接解釋。
“就是你們聞著覺得這道菜香,你們喜歡,覺得能打多少分?給多少分。
你們看著覺得這道菜美觀,符合你們的審美,想打幾分?給幾分。
然后你們品嘗,味道你們是不是喜歡?喜歡的話,能給幾分?”
馮正明解釋過后,在場非專業評委自然全都明白了。
這種打分的方式雖然主觀,但對非專業評委也會非常直觀。
他們覺得好就是好,覺得不好就是不好。
馮正明覺得這方面不需要考慮那么多。
畢竟非專業評委他們是普通的食客代表。
如果他們不能用最直觀的感受去打分,那普通食客以后吃青年廚師們做的菜,可能更加無法獲得很好的感受。
接下來,一些非專業評委分別向馮正明提問。
不得不說,這些非專業評委的提問還是相當有趣。
比如有記者代表問:“馮狀元,不知道我們評判的時候,從自己感受去評判,會不會到時候對一些廚師不公平?萬一他們有些做涼菜,有些做熱菜,不是品嘗起來不一樣了?”
聽到這個提問,也有其他的非專業評委跟著問。
“對啊,一道菜可能有些喜歡,有些不喜歡,打分不是也不一樣?”
馮正明笑著點頭:“不一樣才對啊?每個人的口味都會有區別,所以大家吃一道菜肯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就像是現在讓我做一道菜,我肯定也不敢說一定會讓在座每一位都覺得好吃。
如果真的要讓各位覺得好吃,可能是需要我根據各位的口味偏好,單獨進行調味。
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壓力,只要是你覺得好吃,你就可以給滿分,你覺得不好吃給零分也沒有任何問題。”
聽完馮正明這么說,在場非專業評委頓時都覺得輕松起來。
不過在場的專業評委們,聽到馮正明給出這樣標準,不禁有點哭笑不得。
因為馮正明跟他們專業評委們開會的時候,可不是這樣說的啊。
明明專業評委開會,馮正明特別強調一定要認真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