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再次打出燕喜樓的名頭,和他幾位師兄一起,以魯菜燕喜樓的名頭進京的消息傳出。
讓泉城乃至齊魯各地的魯菜大廚們都有些驚訝。
燕喜樓當年在泉城乃至整個齊魯的廚行里,也是真正能夠和聚豐德并駕齊驅的。
雖說燕喜樓不像聚豐德那樣,匯聚了大量的頂級大廚。
但誰也不能否認燕喜樓當年廚師們的手藝。
燕喜樓的關張對泉城不少老饕們而言都是一份遺憾。
原本馮正明也算是打出過燕喜樓的名頭。
不過后來,他幾乎是很少會用燕喜樓的名頭。
以至于短短幾年時間,泉城不少人都對燕喜樓有些忘記。
大家如今更多還是會提起匯泉樓。
畢竟馮正明是匯泉樓的掌勺大廚。
而他如今是全國烹飪技能大賽的狀元。
可是這一次,馮正明和師兄們一起要進京,去參與港城回歸祖國的國宴。
他竟然打出了燕喜樓弟子的名頭。
一下子勾起很多老饕們的回憶。
“燕喜樓啊,那在當年是真正可以和聚豐德并稱我們泉城雙壁的酒樓。”
“可不是嘛,當年燕喜樓紅火的時候,一度名氣可比聚豐德大。”
“哈哈哈,這個還真不是,當年燕喜樓最紅火的時候,也只是和聚豐德算是打了個平手,沒有真正能夠超越聚豐德。”
“這也沒辦法,聚豐德年頭更久遠,而且聚豐德有一些拿手的絕活。”
“可燕喜樓的廚師手藝上也是不弱于聚豐德的。”
“那是當然,不然怎么能培養出我們如今魯菜的全國烹飪技能大賽的狀元”
“真是沒想到,馮狀元會受邀去參與國宴啊,那可真是不一樣了。”
“關鍵人家馮狀元沒有忘本,還記得自己是燕喜樓出來的,這次人家去參與國宴,就和師兄們一起打出了燕喜樓弟子的名頭。”
“要不說人家是狀元,人家是大師呢人家不光有手藝,還有那個范。”
泉城街頭巷尾,很多人都在議論著馮正明打出燕喜樓弟子名頭。
大多數人都認為馮正明這是富貴沒有忘本。
馮正明再次獲得很多人的大加贊賞。
在齊魯這樣一個講究禮儀的地方。
馮正明的做法無疑是非常合乎傳統尊師重道之禮的。
因而,甚至連孔府的傳人都親自要給馮正明頒發一份嘉獎。
更不要說是省里和市里對他的各種稱贊。
電視臺也是跟著報導,報紙也對他進行采訪。
進京前,馮正明倒也沒有推脫這些,順帶著把電視臺教做菜節目也錄制了幾期。
然后在泉城就出現了奇異的一幕。
大家幾乎每天都買報紙,想看一看關于馮正明的一些報道。
馮正明為進京進行造勢的時候。
幾位師兄在忙著進行準備。
一方面是為進京做準備,另一方面師兄們也在抓緊教導幾家店后廚的年輕廚師們。
顯然師兄們還是擔心,他們跟著馮正明走后,幾家店可能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