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的方案被上報不久,自然是很快被獲得了同意。
甚至在回函中,直接任命馮正明為他提出方案的執行人,允許他分派和調動人手。
同時,為了能夠實現方案,也是通知各地開始往首都運輸特產。
原本各地廚師在方案通過后,都強烈想要把各地特產都給用上。
不過馮正明給出了另一種獲得大家認可的方案。
“大家還是盡量用各地的特色技法去做,用的材料盡量是首都能有的,盡量不要去用各位家鄉都很少見的東西。
我們大家做這道祖國一統山河圖,是為了慶賀祖國的統一,還是盡量不要增添麻煩。”
馮正明提出的這一點,倒是也獲得其他廚師們的認同。
畢竟如果真的全部原料都從各地采購到首都。
路上就會耽擱很長的時間。
而且有些東西可能也無法完全保鮮。
最關鍵是,需要調用很多的國家資源。
馮正明覺得那樣不是很好。
其他廚師也都能理解馮正明的思路。
畢竟來參與這次國宴的廚師們,大多數還是有一定年紀。
也都是經歷過國內各種相對困難的時期。
所以廚師們也確實不希望增添太多負擔。
經過一番協調后,各地最終確定下來菜單要更加簡單。
大部份所需的東西,都是首都可以采購到。
即便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東西,在國宴負責部門平時也會有一些準備。
因此最終這份所需物料單上報后。
讓負責采購的部門都感到有些驚訝。
所有物料他們幾乎不用重新單獨進行采購。
基本上都是可以從他們庫房里直接調用。
這倒是給采購部門減輕了不少負擔。
讓采購部門的領導,都不禁感嘆,馮正明這個狀元,要是能成為以后國宴的主廚,他們采購部門說不定也能輕松不少。
而之后,各地廚師也都分別上報了他們各省的國宴菜單。
這份菜單和之前那份大家合作的冷菜擺盤就不同了。
這一份菜單,是需要在國宴上,呈現給各國外賓,以及參加回歸國宴的各界代表。
所以各地廚師們上報的菜單,也都是把各地一些特色菜品拿出來。
同樣在這方面,馮正明他們是按照來之前,和老師傅們商量過的菜單上報。
這份魯菜的菜單上,是幾乎剔除了魯菜中的爆炒菜肴。
大部分的菜都是以燉、蒸、煨、、煮這些烹飪技法為主的菜肴。
當然菜單上也是包含了經典的幾道魯菜。
比如蔥燒海參、焦熘魚段、八珍布袋雞、油燜大蝦,這些廣為人知的經典魯菜。
這些菜看上去,似乎是沒有太多廚師技法上的難點。
但這些菜是能夠體現出魯菜特色,同時又不會出現太多偏差的菜。
這份菜單上報后,看到馮正明他們的這份菜單,也讓負責審核的人都覺得馮正明偏保守。
不過馮正明的這份保守,也讓他的菜單很容易獲得通過。
畢竟是國宴,并不是全國烹飪技能比賽。
確實也不需要太多追求華麗技巧,或者是創新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