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盤子里呈現出一張齊魯全省地圖出來。
這一次和之前回歸國宴上的那個相比,顯然是要更加的華麗了。
馮正明這邊做好后,讓江成哲把菜送去保溫。
他自己則開始準備他單獨的真鯛大陸圖。
當著所有人的面,馮正明把已經宰殺清理好的真鯛剔骨。
兩大片的肉被剔出來后,馮正明再進行一些分割。
按照肉的油脂肥嫩進行了一番區分。
把帶有油脂的腹部魚肉切成小段,再用魚片卷起來,外面裹上脆炸糊進行油炸。
油脂偏少的緊致背部魚肉,被馮正明切成了厚片。
這次他用的是東北鍋包肉的糊,下鍋炸成金黃色外殼酥脆的魚片。
還用韭菜打成汁,拌在面糊當中,同樣是包裹魚片炸出翠綠色的魚片來。
魚頭被馮正明分成兩半,一半剁成塊之后用紅燒的方式做,另一部分則是用高湯煨煮。
這兩部分,分別擺放在最西北的部分,還有擺在蘇省的地方。
在祖國東南的地方,馮正明是把魚肉切成魚條。
然后圍繞習慣吃生鮮的地方為中心,向外慢慢澆上不同的湯汁。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湯爆。
最終構建出,生鮮的部分保留,周圍逐漸是從生到熟。
在浙省和滬城的部分,還點綴上具有當地特色的東西。
比如滬城用蟹黃和蝦子,在浙省的部分則是用西湖醋魚的醋汁和一部分雪里蕻的點綴。
在京城和環繞京城的幾個地方,也包括了魯菜在內。
馮正明是用烤鴨的荷葉餅剪裁后,包裹炙烤過的真鯛魚肉。
再進行裹上糊進行油炸,獲得三角形的一個一個漂亮的魚肉盒子。
如此幾種不同的做法都分別準備完畢。
馮正明最后是用幾種不同的辣口,分別是熬制出幾種口味湯汁。
等到一切都做好,最后再把這些重新擺盤。
把真鯛的各部分分別擺放整齊,馮正明在盤子里最終擺出一個祖國地圖。
包括南海上的兩座島也都被馮正明擺了出來。
看到馮正明單獨做出的這個真鯛大陸圖,真的是驚艷到了現場所有人。
而接下來,更讓所有人驚艷的,還是馮正明澆上汁。
京城點綴上京醬,然后往外用各地特色的醬汁點綴,魯菜是用了一部分醋一部分蔥燒兩種汁。
到蘇省就是從北到南具有特色的不同汁,滬城是蟹黃蝦子搭配的醬汁。
再往南是西湖醋魚的醋汁,還有炒過雪里蕻的點綴,繼續往南就開始出現魚生,在進入粵省時是咕咾肉的水果甜酸口,往桂省是酸口的加重。
之后慢慢開始由酸轉變成辣,而中間地方上的辣。
川渝、兩湖、贛、黔又是各有不同。
中間的皖省也是逐步有著味道上的層次變化。
最終,這么一道真鯛大陸圖,真正把全國各地,東西南北不同的口味幾乎都囊括在一道菜中。
不要說現場受邀來的人,連和馮正明一起的各地大廚也都被這樣一道菜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