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回到泉城后,把一切的事情都加快了進度。
尤其是齊魯各地餐館推薦書冊,經過其他魯菜老師傅們的認真品鑒,最終確定了第一批的年度餐館推薦名單。
然后和他跟小師叔黃濤一起辦的雜志發行。
算是他和小師叔黃濤做的美食雜志的增刊。
在這份推薦名單上,馮正明沒有羅列上自己的任何一家店。
因為這一點,他還跟老師傅們產生了一些爭論。
老師傅們覺得,應該要舉賢不避親。
雖然美食雜志和餐館推薦名單,都是馮正明出資和授意做出來的。
但馮正明手上無論是干飯鋪還是匯泉樓,都稱得上是魯菜的代表餐館。
他這樣拒絕自己手上任何一家店上推薦名單做法。
老師傅們覺得馮正明這本身就是帶有一種偏見。
“正明你不應該拒絕你的店進入推薦名單,你想要避嫌,不讓別人說你故意搞推薦名單,只是為了推薦自己的店,這個我們都能理解,但你一家店都不上榜的話,這個推薦榜單是不是缺乏含金量”
“沒錯,正明你這個全國狀元的店,一家都不在推薦名單上,這不是降低了推薦名單含金量”
“至少應該讓你的匯泉樓在推薦名單上,也算是給大家一個體面。”
“正明你這樣做確實是不妥的,還是應該讓匯泉樓在推薦名單上。”
馮正明面對老師傅們的話,他的態度也同樣比較堅決。
“我們這第一期的推薦名單上,泉城知名的酒樓都沒有上,匯泉樓自然也不能上。”
這話倒是讓老師傅們也有點無言以對。
馮正明又繼續說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這份餐館推薦名單,是我們常識性做的第一期,目的是給來齊魯的外地人,推薦一些適合大家在齊魯各地吃的餐館。
讓人家到了我們齊魯各地旅游,或者是工作的時候,能吃上一口適口的飯菜。”
這番話讓老師傅們更加說不出話了。
老師傅們突然發現,他們好像理解錯了馮正明辦美食雜志,以及推出餐館推薦增刊的用意。
之前老師傅們以為,馮正明是想要用這種餐館推薦名單,坐實他在魯菜上的地位,可以讓齊魯各地的餐館按照他的想法去經營做菜。
老師傅們對此其實也并沒有什么意見。
在老師傅們看來,與其讓各地的老板和廚師按照各自摸索去經營餐館。
倒不如由馮正明這位全國狀元給出一套標準,好讓各地的餐館按照標準去做。
這樣至少能讓餐館做到一個及格線以上的水準。
不會出現濫竽充數的餐館,到頭來反倒敗壞了魯菜名聲。
現在聽馮正明這么說,讓老師傅們對他的標準又有了新的認識。
他不是要讓齊魯各地的餐館,都要能做油爆雙脆這種考驗技術的菜式。
而是首先要讓各地上榜的餐館做的好吃。
用美味吸引更多的顧客,也逐步扭轉外地人對魯菜的刻板印象。
魯菜的餐館不是家家都要做蔥燒海參和九轉大腸。
各地的餐館可以因地制宜,做出一些不一樣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