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面對老師傅們。
“我們這個餐館推薦榜單,每一年推出一些餐館,首先是要好吃,其次才是就餐環境上的干凈整潔,最后是廚師技法上是否合格,有沒有自己的創新點。”
聽完馮正明的這三個標準,老師傅們面面相覷。
在一陣沉思過后,老師傅們都贊同了馮正明的這套標準。
“好,就按照正明你的這套標準來。”
“沒錯,美食美食,首先就是要好吃嘛。”
“就餐環境是不是干凈整潔也很關鍵,畢竟是吃飯的地方,基本衛生條件要保證。”
“廚師技法上是否合格,應該算是一個基礎的標準,加分項是創新點。”
“這些標準也只有正明你想的通透,你在外地見識多,更容易把握這些。”
實際上,伴隨著海外經濟的一些問題,國內也已經開始感受到寒意。
這種時候推出更多標準約束餐館,可能在一些人看來屬于吹毛求疵。
但馮正明卻覺得,越是這種時候越是應該推出和確立標準。
他也在利用自己的名氣,為齊魯各地好好做菜的餐館做代言。
可以說也是變相在幫各地餐館拉生意了。
至于馮正明自己在各地的分店,他覺得確實不用強行去跟人家搶這個推薦名單。
本來他的那些分店,價格上、口味上和廚藝上都有些碾壓各地餐館。
再上這個推薦名單的話,真的勝之不武。
老師傅們在聽完了馮正明的想法構思。
最終也都認同馮正明的想法。
經過一番討論商議,最后確認一版沒有各地一家大酒樓,幾乎全是比較親民平價餐館的推薦名單。
為了提升這份推薦名單的價值,馮正明甚至專門找了省電視臺的關系,讓省電視臺幫忙在生活欄目上提了一下。
雖然只是在省電視臺上被提了一下,但在這個年代確實效果非常好。
新一期雜志銷量明顯提升,黃濤他們也收到各地不少讀者的反饋。
各地的人,看了增刊上餐館推薦后,也是真的去各地那些推薦餐館吃了。
吃過之后,普遍都覺得推薦餐館的味道確實很美味。
而上了推薦榜單的餐館,他們本身可能壓根不知道。
不是發現上門的顧客突然變多了。
在向一些顧客詢問后,很多餐館的老板和廚師完全不知道。
他們餐館什么時候被馮正明和魯菜老師傅們來吃過,而且還獲得馮正明這位狀元和老師傅們的好評。
能夠登上馮正明美食雜志增刊的餐館推薦名單。
等各地上榜餐館都得知消息后。
他們也紛紛寫信到黃濤的雜志社,希望雜志社可以幫他們向馮正明和老師傅們表示感謝。
甚至泉城和距離泉城較近城市的上榜餐館老板和廚師,都專門一起趕到泉城來感謝。
馮正明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幫餐館老板和廚師堵在匯泉樓門前。
眼見大家滿臉感激,還帶著禮物上門來感謝。馮正明非常嚴肅拒絕了大家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