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是試工也就能夠直觀的感受到。
馮正明后廚里的廚師別看都年輕,但能力上是真的個頂個的強。
刀功這種基本功不用說,上灶的時候煎炸烹炒也都很嫻熟。
最關鍵是,他們都能夠按照馮正明要求配合完成工作。
尤其在午間客人多的時候,后廚里明明已經忙得飛起,但是馮正明的協調下,大家分工合作依舊能夠很好的應付。
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應付”。
在試工學徒們看來,馮正明他們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藝術創作。
每一道菜的每一個步驟,都被拆分的非常細致。
每個人就是要保證自己負責的步驟絕對不出錯,甚至是要達到足夠的標準。
這么一來,后廚里出的每道菜幾乎是能夠保證完全一致。
單單是這一點,可能是很多放低身價,來馮正明這里當學徒的廚師都不曾見識過。
一直以來,無法標準化是中餐的一個問題。
同樣一道菜,可能在不同廚師手上,最終呈現出的品質會天壤之別。
在馮正明這里,他通過把步驟進行了詳細拆分。
讓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環節。
這就如同是某個相聲段子里說的。
切蔥師專業只切蔥。
在馮正明西餐館街上這家店后廚,也形成這么一套完善的流程。
所以能讓后廚出來的菜,幾乎是能做到一致水準。
幾輪試工下來,有受不了嚴苛要求自己走的。
更多是被馮正明毫不客氣篩掉的。
最后剩下的一部分人,馮正明按照之前的設計,給他們分成了兩組人。
“我要先跟你們說明白,你們都是學徒,我不管以前你們是什么身份,在我的店里你們都是學徒,你們也只能拿學徒工資。
店里會管你們午飯和晚飯兩頓飯,當然你們吃不慣也可以自己帶飯來吃。
另外你們兩組人會進行兩班倒,你們每個人之間都會是競爭和伙伴并存的關系。
三個月的期限,最終誰能夠真正留下來,就看你們接下來的表現。”
馮正明把話說的很直白,對所有人他也都是一視同仁。
并且他沒有按照一些學徒的要求,把相同地方的人安排在一組。
他是直接把所有人打亂,混著編進不同的組內。
“警告你們,不要在我的店里搞什么地域歧視,另外我的店里不允許說你們家鄉話,全都要給我說普通話,哪怕再不標準也都要說普通話。
如果我聽到你們在后廚用你們家鄉話交流,那就給我滾蛋。”
馮正明最后不客氣的吐出“滾蛋”兩個字。
同時目光盯住了滬城本地的幾個學徒。
幾個人本來還想交頭接耳,被馮正明目光盯住,再聽到他不客氣吐出“滾蛋”兩個字,頓時全都不敢再去交頭接耳。
馮正明這樣的要求,自然是獲得外地學徒的一致支持。
這樣一視同仁,明顯對外地學徒會更友好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