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城蔡先生和唯靈兩位被說服后,馮正明又是和小師叔黃濤一起拜訪了滬城的幾位老師傅。
滬城的幾位老師傅見到馮正明,一個個也都是忍不住發出感慨。
“正明啊,我們是真沒想到,把本幫菜講透的人,竟然會是你們兩位齊魯來的廚師啊。”
“是的,小黃的那篇戲說本幫菜我是看了好多遍,真是每次看都讓我感觸頗多。”
“還有小馮你那個外幫菜在本幫,也是真的讓我很長見識。”
幾位滬城老師傅如此說,馮正明和黃濤也是趕緊表示謙虛。
“幾位實在是謬贊,我們還有很多東西只是浮于表面,還需要向各位多多學習的。”
“對對,正明說的是,我們在幾位面前還是小學生。”
幾位老師傅聽馮正明和黃濤這么說,面面相覷后一起笑了起來。
“好了,正明你們不用謙虛了。”
“就是,小黃和狀元你們的知識,在滬城也找不出比得上你們的人了。”
“只可惜,本幫菜的手藝,如今確實缺少了傳人。”
滬城老師傅們的感慨確實并非是自怨自艾。
這些年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滬城作為國內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自然成為了國內和海外接觸最密切頻繁的地方。
這就是造就了,滬城不少本地人漸漸變得眼高手低。
逐漸脫離踏踏實實做事的想法。
所以本地人現在幾乎是沒有人愿意學手藝。
尤其是滬城的年輕人,很多都選擇更加體面的行業,幾乎是找不到學廚的年輕人。
現在幾位老師傅還在帶的一些年輕廚師,幾乎全都是外地人。
像是滬城周邊一些城市的年輕人還算在口味和文化上能貼近滬城。
而一些其他地區來的年輕人,很多連老師傅們的本地話都聽不懂。
更是很多時候無法理解滬城本幫菜的東西。
就像是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本幫菜濃油赤醬,那就是甜嘛,能有多甜就放多甜。
本幫菜老師傅們盡管在努力指點糾正。
可很多印象里的東西,確實不那么容易去改變。
再加上如今很多學廚的年輕人,只想要盡快可以出師,然后找一家不錯的館子開始賺錢。
不要說是像馮正明和黃濤這樣深入了解和研究。
甚至就連基本功很多年輕人都不愿去磨練。
這種情況,其實在各地菜系中都存在。
所以馮正明這樣一位年輕,還愿意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手藝,甚至他不光是鉆研魯菜,還會去鉆研其他菜系的狀元。
是所有老師傅們看了都會眼饞的。
見過馮正明的老師傅們都常會忍不住想。
怎么就不是自己的徒弟呢
怎么自己沒遇到這樣的年輕人呢
馮正明也足夠尊師重道,無論是對魯菜的老師傅們,還是對其他各地菜系的老師傅,他都是相當尊重。
哪怕是一些地方上,只是有著一手獨特絕活的老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