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當然是看得出來,馮正明店里后廚的廚師手藝,好就好在他們的基本功足夠扎實,能把菜做的幾乎水準一致。
這份手藝可能很多餐館和酒樓都會忽視。
但是老師傅們很清楚,這才是真正見功夫的地方。
一個廚師偶然發揮好了,把一道菜做的各方面都超水準,這種事不常見。
一個廚師把一道菜能做的幾乎沒有失水準的情況出現。
這本應是一位廚師最應該做到的。
只可惜在經濟發展,人們什么都追求速度的當下,反倒是成為了一個難能可貴的。
當別人能力不如你的時候,你可以說別人自己推薦自己是作弊了。
可是當別人各方面都要強于你的時候,那么人家推薦自己就叫“舉賢不避親”。
滬城幾位老師傅對馮正明推薦自己的幾家店,確實也沒有意見。
畢竟馮正明也說了,他不會推薦自己西餐館街上那家店。
如果他要推薦自己那家店的話。
老師傅們都很清楚,滬城暫時沒有任何一家餐館能和那家店平齊。
面對馮正明絕對的實力上優勢,滬城老師傅們也只能聽從他的計劃。
獲得滬城老師傅們支持,馮正明立刻和小師叔黃濤開始著手籌備起推薦指南的發布。
馮正明和黃濤一起努力爭取著時間。
因為在年底的時候,還有新一屆的全國烹飪大賽要舉辦。
到時候無論是馮正明還是黃濤,他們可能都要去現場。
年初沒有南下滬城前,魯菜老師傅們已經跟馮正明說過,希望他可以成為這一屆魯菜參賽廚師的領隊。
另一邊勞動部也是要讓馮正明去擔當這一屆的評委。
所以到時候馮正明可能會很忙,既要對魯菜這一屆參賽廚師進行一番集訓。
還要去大賽現場那邊擔當這一屆的評委。
所以馮正明是準備要在年底之前,把滬城餐館推薦指南和小師叔一起做出來。
后續發行的事情,是可以交給滬城這邊出版社去做的。
這段時間,黃濤已經聯系過不少滬城出版社,好幾家都愿意幫忙發行推薦指南。
為了讓推薦指南推薦的餐館確實都能獲得大家認可。
馮正明和黃濤帶著蔡先生、唯靈還有滬城幾位老師傅一起,把滬城的大街小巷可以說都給跑了個遍。
無論是極具滬城特色的街邊小吃,還是一些外地人帶來滬城的特色餐館。
就連一些開在滬城的西餐館,馮正明他們也都品嘗了。
這期間,一行人通過尋覓美食,還真是相處出不錯的友誼。
唯靈更是給出建議:“如果明年我們再進行探店評選,我覺得可以帶上dv,或者干脆和電視臺合作,拍攝一些探店絮。”
蔡先生也覺得這個提議非常好。
“干脆專門做一檔探店節目,肯定會在國內很受歡迎。”
馮正明笑了笑:“那樣不就變成了綜藝節目如果有了劇本的話,探店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我們可能也不能像是現在這樣自由交談。”
滬城幾位老師傅很贊同馮正明的這種說法。
“對,我們這樣的氣氛會更好。”
“那樣會給一些被拍攝的店不小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