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菜,夏明燁也做了一道孔府菜。
這次他沒有做仿熊掌,而是做了一道清炒的菜。
名叫:玉扇桃。
實際上,算是他自己在馮正明身邊學習后,結合孔府菜追求的文雅,改良了清炒蝦仁后自創的一道菜。
用面條油炸了之后,做成了扇面的樣子擺盤。
蝦仁選用的是渤海灣大明蝦。
現剝的新鮮蝦仁,腌制入味上漿后。
用馮正明教過他的淮揚菜里,清炒蝦仁的養油白炒。
控制住低油溫慢慢把蝦仁過油養熟。
之后用清湯勾上米湯芡,下蝦仁大火迅速翻炒,讓蝦仁表面裹上芡汁后出鍋裝盤。
最后的點睛之筆是,夏明燁專門裁剪后,清洗浸泡干凈的瓣灑在表面。
夏明燁是專門把瓣提前處理干凈了,而且還裁剪成了桃瓣的樣子。
這么一道菜,真是相當有文人雅韻。
夏振南看到兒子這道菜,也是相當的激動。
夏老師傅也比較滿意地點了點頭。
旁邊顏老師傅笑著低聲開口:“老夏,今天你孫女和孫子的表現都很好啊。”
夏老師傅笑了:“這不還都是正明教的好啊”
顏老師傅:“怎么想讓他們姐弟倆都拜師”
夏老師傅看了看馮正明,還是低聲回應顏老師傅。
“我確實想,他們姐弟倆跟著正明,真是學到太多東西,能拜師正明,他們以后發展肯定會更好,也能更好發揚孔府菜。”
顏老師傅笑了笑:“行,回頭我們找正明說說。”
除了青年廚師們,馮正明的六個師兄也都展現出他們的手藝。
大師兄做的是師父當年全國大賽上展示的菜,醋黃河大鯉魚。
為了這次比賽,馮正明也是專門采購了黃河大鯉魚。
黃河大鯉魚和其他地方鯉魚最大不同。
便是整條魚不像是其他地方鯉魚那樣的胖,身形要更加的修長一些。
同時身上的鱗片在陽光下會泛起一種金色。
大師兄李輝東做的這道醋黃河大鯉魚,也進行了一番自己的改良。
李輝東把打下來的魚鱗全部收集下來,用蔥姜水浸泡淘洗干凈,之后把魚鱗上水擦干,用鹽、胡椒粉腌制,再拍上干淀粉下油鍋油炸。
經過油炸后的魚鱗,更是呈現出一種金黃色。
等到鯉魚油炸好,擺放在盤子里時,再把油炸的魚鱗鋪在盤中擺出一種褪去了魚鱗的樣子。
最后淋上炒好的熱醋汁。
這道醋黃河大鯉魚,經過大師兄李輝東之手的改良。
完美展現出一種鯉魚躍龍門的景象。
那些擺在盤中的油炸魚鱗,真的就仿佛鯉魚化龍瞬間脫掉的魚鱗。
二師兄陳澤志做的也是師父曾經表演過的菜,荷魚翅。
二師兄做這道菜,也加入一些自己的創新。
那就是二師兄用真的荷和荷葉打底。
提前對荷和荷葉進行了處理,讓荷也變得和夏明燁做的桃一樣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