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做成荷狀的雞肉泥更加的滑嫩。
陳澤志也是用了馮正明曾經的一些手法。
是用刀背把雞肉砸成肉泥,并且把其中的肉筋都挑掉。
然后是加入蛋清和淀粉攪打過篩。
保留最為細嫩的雞肉泥。
再混合泡發好的魚翅,在勺子里進行蒸制。
出來的一朵朵荷瓣顯得非常滑嫩。
再用紅菜汁進行一些染色。
最后是淋入清雞湯在盤中,再放入蒸鍋中蒸制出鍋。
三師兄楊斌比較實誠,做了一道馮正明的烏龍戲珠。
不同的是,楊斌烏龍戲的珠子,他是炒了一個芙蓉干貝,用一個雕的容器盛在中間。
擺盤的時候擺出一種幾條烏龍爭搶秀珠的樣子。
四師兄王家梁也做了一道老菜,八珍布袋雞。
這也算是一道老菜,四師兄亮出的整雞脫骨,像是在向師父證明,他這些年在國外并沒有荒廢了過去的手藝。
顏老師傅自然看出四徒弟的用意,很是欣慰地點點頭給與肯定。
五師兄曹志國做的也是一條魚,是灌湯黃魚。
曹志國的灌湯黃魚做法,是很傳統的魯菜做法。
最后為了美觀,他炒了一個黃燜汁,淋在黃魚的表面,讓整個擺盤后的灌湯黃魚顯得金光燦燦。
六師兄張明海自然是要做一道海鮮菜,做的是用梭子蟹做的芙蓉蟹肉。
百位廚師的菜,一道一道完成。
馮正明也是請評委們走下去進行品嘗和評分。
首先比較引人注目的菜,自然是夏蕙的那道籃鱖魚。
雖說是一道孔府菜中的老菜,但在夏蕙做的時候,大家都看得出做法上區別。
所以大家來到她的面前后,都是有些期待看著夏蕙。
當著評委們的面,夏蕙用刀慢慢把外層酥皮切開。
酥皮被切開后,伴隨著從里面升騰而出的熱氣,一股濃郁的鮮味撲面。
所有的評委幾乎都面露驚訝之色。
這獨特的鮮香味道,果真是已經超出本來的這道菜。
馮正明笑著問了句:“各位覺得這道菜如何”
評委們面面相覷。
還是侯師傅先開口:“很好,這道菜是很出名的一道孔府菜,過去是用發面皮包裹在外面,烤出來了有點類似烤包子的感覺。
據說最早也是用烤包子那種碳火的烤坑去烤制的。
夏蕙的這道菜明顯做了一些改良,融合了一些西餐的手法,是惠靈頓牛排外皮做法吧”
夏蕙點頭:“是的,我跟著師叔一起在滬城學習的,進行了一些嘗試,最后找到一個很好的融合比例。”
馮正明在旁邊幫忙說話:“這也是她自己的一些創新,我只是給了一些引導。”
接著大家品嘗了一番夏蕙的這道菜。
盡管放了一段時間,但因為外面的酥皮保溫,里面魚肉依舊嫩滑。
用筷子撥開魚腹,再吃灌入魚腹中的配菜,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評委們都對夏蕙的這道菜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