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傅和蘇老師傅相互看了看對方。
兩位老師傅大概都已經想到,這三人來得晚可能是去他們房間找了他們。
不過程國勝、林國富和孔興禮不算是晚來的。
因為還有一大半的比賽廚師沒有來備料。
這倒是也讓王老師傅和蘇老師傅多少感到一絲安慰。
馮正明只是看著里面,現在這備料后廚里,有差不多三十多人在備料。
第一道菜大家還算是試探。
第二道菜大家應該都會拿出真本事。
像是里面幾位大師傅,包括程國勝都挑選了上好的海參。
說明他們幾位第二道菜應該都要做海參了。
魯菜中最經典的一道菜,蔥燒海參。
這道菜可以說是真正魯菜普通廚師和大師傅之間門檻。
想要成為魯菜中的大師傅,必須要會做蔥燒海參。
這里的會做,可不是把海參燒出來就算會做。
是要做出屬于自己獨特的味道來。
在泉城,過去聚豐德、泰豐樓、聚賓園、燕喜樓等大酒樓,每家都有蔥燒海參這道菜,但如果有人肯錢把各大酒樓蔥燒海參都點了。
放在一起去品嘗的話,會非常明顯吃出各家味道上的區別。
那種區別甚至不需要很專業的評委去品嘗。
哪怕是普通的顧客,把幾家放在一起對比,都能吃出其中區別。
這種區別,第一在于不同廚師對海參不同處理方式。
第二是給海參入味上每位廚師的不同調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每位大師傅獨特的蔥燒汁。
普通廚師大概知道,蔥燒汁是把大蔥油炸后,再蒸一下然后用蔥油入味,調出一個蔥燒汁來燒海參。
再往上一級廚師,會一部分蔥炸,還有一部分不炸,兩種蔥一起去燒蔥燒汁。
到了大師傅手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蔥燒汁上的絕活。
這就像是粵菜中的鮑汁。
頂尖粵菜大廚手上的鮑汁一定是味道獨特。
一位魯菜大師傅,不能燒出屬于自己的蔥燒汁,那就絕對稱不上是大師傅。
可能一些人會覺得有些玄學。
但舌頭不會騙人,大師傅們手上的蔥燒汁,會讓顧客舌頭幫他們做出選擇。
最直觀的例子,馮正明滬城西餐館街上的那家店里,每次有蔥燒海參供應的時候,顧客都恨不得單獨要一碗蔥燒汁拌飯、拌面。
顧客真的會把盤底一點點殘留都要給抹干凈。
所以每一位魯菜大師傅,在蔥燒海參這道菜上,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馮正明看著里面幾位大師傅都在準備。
他不禁笑著對幾位老師傅說:“早知道,后面兩道菜應該固定一道,必須做蔥燒海參就好了。”
結果這話一出口,幾位老師傅幾乎是異口同聲。
“好,應該讓他們做這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