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第二道菜和第三道菜中間又休息了一天。
不過電視臺方面倒是依舊有節目可以播出。
那就是第二道菜比賽前一天,百強廚師們進行準備的絮。
電視臺把絮播出后,也是引發了不小的反響和討論。
讓很多可能并不是那么了解烹飪,或者是不了解魯菜的人,通過電視臺播出的絮,了解到做一道菜原來事先有這么繁瑣的工序。
不得不說,這在宣傳魯菜的烹飪技法上,確實是有著極大的作用。
比賽引發的社會關注度,顯然已經超過了之前的全國烹飪技能大賽。
也使得全國各地不少人,都想要到齊魯,到泉城嘗一嘗正宗魯菜。
當然首先獲益的是馮正明在滬城的幾家店。
在滬城的不光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紛紛涌到馮正明滬城的四家分店。
想要嘗一嘗馮正明這個狀元分店里的魯菜味道如何
盡管不少人都已經吃過了很多次。
但還是想要比較一下,是不是和電視臺介紹的魯菜一樣
也有一些和分店算是熟悉的老顧客,還詢問分店能不能吃到一些比賽中的菜
雖然孫海、夏蕙、管偉還在參加比賽,不過張磊和孫德才他們已經回到滬城。
尤其是張磊,沒有能從分賽區突圍,回到滬城他變得更加認真努力。
所以滬城四家分店菜品質量是沒有多少下降。
甚至張磊負責的火車站分店,因為張磊做出的一些改變,反倒是味道上還有所提升。
至于說顧客半開玩笑詢問,是不是能點比賽中的菜。
有一些比賽中出現的經典魯菜,馮正明的幾家分店還是能做。
當看了齊魯省電視臺播出的比賽,再在馮正明的店里吃了魯菜中的幾道經典菜。
讓很多人對魯菜的印象很自然發生了一些轉變。
過去很多人會覺得,魯菜可能是重油重鹽,然后還有就是粘糊糊黑黢黢的。
雖然馮正明的幾次電視上的表現,確實是扭轉了一些人的印象。
可很多人依舊覺得,可能馮正明是自己做了改變。
覺得馮正明可能做的很多菜不算是魯菜。
不過這次看了魯菜廚師比賽,讓很多人意識到,馮正明做的那些菜就是魯菜,是他們對魯菜的刻板印象不對。
再加上滬城一些本地人和外地人去馮正明店里吃了魯菜。
更是讓很多人突然開始喜歡上了魯菜。
因為大家發現,和其他一些地方菜系口味上凸顯某一種味道不同。
魯菜似乎是一個相當平衡的口味。
口味上是可以適合很多人的。
這么一種感受,很自然很多人愿意更多嘗試魯菜。
馮正明滬城的四家店生意也變得更好。
當然生意更好背后還有一個原因,是馮正明其中三家店價格上比較便宜。
很多人覺得,能在馮正明的店里,只是比周圍一些店略高一點價格,就能吃到味道合適,還都是廚師后廚里現炒的菜。
為什么不把馮正明的店當成是平時吃飯的首先
除了排隊之外,馮正明滬城的店確實挑不出毛病。
至于西餐館街上那家店,實在是因為顧客太多,江成哲和馮正明商量過后,周末全都改成了只能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