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你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廚師的手藝應該獲得足夠尊重,怎么獲得足夠的尊重那就是要給他們足夠的名氣和地位。”
“這次你舉辦的這個國際魯菜大師名廚挑戰賽,真是一個很好的比賽,讓所有魯菜廚師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展示了過后,要怎么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他們電視報紙的報導,確實不如有書來的長久。”
“不錯,編纂一本書,可以更詳細的介紹他們。”
兩位大亨紛紛表示他們愿意再給一些投資,好讓馮正明更好做魯菜名廚書冊。
“我們肯定是要多多支持,讓魯菜可以被更多人知道,也讓魯菜廚師獲得更多人的關注。”
“哈哈哈,再給正明你一筆投資,興許以后我們也可以投資扶持一些廚師開店。”
馮正明微笑向兩位國宴大師和兩位大亨感謝。
“謝謝各位,等我們最后確定了,會先給幾位看一看。”
比賽中,每位廚師做的菜不一樣,所以完成的時間也會不一樣。
首先完成的是一些年輕的廚師。
他們做的菜也都算是有著各自的一些創意和想象。
馮正明沒有參與品嘗和打分,甚至為了避嫌他給科夫曼翻譯后,都沒有在評委席待著,而是先離開評委席讓評委們品嘗和打分。
上菜一共被分為十組,每一組也是十道菜分別進行展示和品嘗。
給評委們打分的列表上并沒有標注做菜廚師的名字,只是標注了每道菜的編號。
而且每道菜的編號,都是一組十道菜前后順序的編號。
所以評委們幾乎是不知道,每道菜究竟出自哪一位廚師的手
這樣做也是避免了人情世故對評分的影響。
五位評委都是按照自己直觀感受去評分。
兩位國宴大師和科夫曼從專業角度評分。
兩位來自港城和澳城的大亨就是單純從每道菜的“色香味器形”上評分。
每一組的評分結束,打分成績單被送出來,馮正明也會讓人專門比對。
確認分數對應的菜,保證絕對不會出錯。
每一組結束評分,都會把最后分數封存,等著全部的品嘗評分環節結束后,再統計最后的得分。
兩位國宴大師和科夫曼從專業技法角度上,對廚師們基本功還是相當滿意。
整體上來說,百位廚師的基本功都非常過硬。
無論是刀功還是火候把控,以及煎炸烹炒這些勺功上的功力。
確實無愧于百強魯菜名廚的名聲。
色香味器形方面,每道菜也都展現的很好。
很是讓兩位大亨有些難以取舍。
最后兩位也只能是根據各自味覺上最直觀的感受去打分。
一共十組菜,一組一組的分數被交出來。
之后就是這場比賽最后統計分數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里,大家也終于可以暫時休息。
所有參加比賽的廚師們,都和家人、親朋好友們匯合。
大家也都是在聊著最后是不是能進入十佳
本來林國富想叫上程國勝一起和師父聚聚。
結果沒想到,程國勝比賽結束后就離開了現場。
林國富只能自己回到王老師傅的面前。
“師父,師兄他……”
王老師傅嘆了口氣打斷徒弟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