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還在繼續,馮正明心里還是更加關注自己大師兄。
第二道菜蔥燒海參,大師兄的得分最高。
第一道菜的時候,大師兄的得分也排在前幾名。
如果第三道菜可以拿到一個前三名的分數,那么這次大師兄應該是可以成為得分第一。
馮正明覺得,這是大師兄多年來兢兢業業的努力應該收獲的一份榮譽。
而且如果大師兄獲得這個十佳名廚稱號。
還是以得分第一獲得十佳魯菜名廚稱號的話。
馮正明覺得之后自己可以把匯泉樓完全交給大師兄。
自己可以把重心放在滬城。
馮正明是想要在滬城開始籌備高檔餐廳了。
等滬城那邊高檔餐廳打出了名氣后。
他自己的品牌“正魯興”也將再上一個臺階。
到了那個時候,他應該就能回到泉城來,把燕喜樓的老招牌請出來,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把燕喜樓重新開起來。
當然,除了大師兄之外,其他幾個師兄,馮正明也同樣很關注。
甚至馮正明還真的在心里想過,是不是六個師兄都能成為十佳名廚
但想起第二道菜的得分,似乎只有大師兄、三師兄和六師兄有機會。
這一次,受邀直接進入百強的四十位大師傅里。
馮正明自己師兄六人,其他大師兄是其他幾位老師傅門下名徒。
光是從聚豐德出來的大師傅,就有十人。
泰豐樓出來的大師傅也有八人。
聚賓園王老師傅徒弟受邀的只有程國勝和林國富。
這倒不是王老師傅徒弟只有他們兩人。
只是聚賓園關張后,王老師傅的不少徒弟名聲也不是那么響亮。
剩下的十幾位受邀進入百強的魯菜大師傅,都是來自京城。
不得不說,雖然這些年京城八大樓的名氣大不如前。
但京城依舊匯聚著不少有實力的魯菜大師傅。
第二道的蔥燒海參,就體現出京城的魯菜大師傅們的水準。
馮正明心里還是忍不住感嘆。
“果然蔥燒海參這道菜一比較,從三個分賽區晉級的廚師們,跟直接邀請進入百強的大師傅們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所以實際上,今天第三道菜分賽區晉級的廚師們多少有些像是陪跑。
不過他們的那份努力,馮正明還是看在眼里。
無論是孫海、夏蕙、朱旭、管偉、夏明燁、顧志成他們。
還有其他年輕廚師,和那些從分賽區晉級的廚師們。
每個人都是很認真對待第三道菜。
也都拿出他們各自所掌握的最好手藝來。
大家只想要把最好的手藝在這場比賽上最后展示一次。
看到了他們的這份努力,馮正明覺得他們也都是值得獲得百強名廚殊榮,值得被更多人知道,也值得成為被宣傳的魯菜廚師。
所以馮正明趁機跟五位第三道菜的評委們聊了一下。
“我想這次比賽之后,可不可以做一個魯菜百強名廚的介紹書冊,把這一次百強名廚都收錄其中,對外進行一些宣傳。
當然,之后如果可以的話,等其中一些年輕廚師收獲更多成績,也可以加入書冊中。”
聽馮正明這樣說,兩位國宴大師點頭贊同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