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媽媽懷里的馮暖悠都仿佛被感染,小丫頭也學著大家的樣子舉起小拳頭。
馮正明接著便走進后廚里。
后廚里,四家店里人員都在等候。
看到馮正明進門,其他三家店的店長和掌勺先開口。
“師叔今天中午酒樓的菜做的很好啊。”
“是啊師叔,孔師叔不愧是聚豐德出來的大廚,手藝沒的說。”
“我們應該都不是對手,只有師叔你可以。”
“沒想到傳統魯菜也可以做的那么好。”
馮正明聽到大家的話,笑了笑問:“怎么你們這是打算認輸了”
江成哲立刻帶頭:“怎么可能,有對手才有動力。”
其他人紛紛附和,都表示會努力追趕。
馮正明:“這才對,就像是我剛才在外面說的,滬城足夠大,來滬城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這么大的市場我們不可能一家全吃掉,我們只需要做好我們自己就行。”
接下來,馮正明和大家一起分析,今天孔興禮酒樓的一些優點和缺點。
每個人也都說了自己的觀點。
整體上來說確實都是好評。
主要是孔興禮的手藝確實是很過硬。
所以其他一些細節,如果不是刻意挑刺,確實也可以忽略。
不過有一個問題,是江成哲提出來,算是酒樓的一個有些大的問題。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上菜的效率略顯有些慢,我知道肯定是后廚里,孔大廚要進行一些最后的調整,但如果酒樓接待很多顧客,那樣的上菜速度確實也太慢了。”
被江成哲提出來,后廚眾人仔細回想,也都覺得上菜慢是個問題。
馮正明:“我大概知道上菜慢的原因,過去孔師兄在聚豐德,會有其他大師傅幫他處理很多菜,所以很多菜他可能不需要自己經手。
現在酒樓后廚里只有他一個大師傅,徒弟們很多時候也不敢自作主張的。
所以全部菜都要經過他的手,自然上菜效率上要慢上很多。”
被馮正明這樣一分析,江成哲仔細一想,點點頭覺得應該是這樣。
后廚里大家也都很快意識到。
馮正明在后廚的一整套流程化的模式,確實是一套非常實用的手段,可以很好減輕所有后廚里人員的工作量。
看似非常復雜繁瑣和巨量的工序,馮正明進行了一步一步的拆解后。
分攤到每個后廚里人員身上的部分也變得少很多。
當然,這也和馮正明現在的店,做的是平價和快餐也有關系。
畢竟他的四家店不用像是孔興禮酒樓做的那樣精致。
馮正明最后鼓勵大家:“好了,今天這頓飯,大家就當是去學習體驗,那些好的地方以后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問題我們要警示。”
后廚眾人頓時齊聲回應:“知道了主廚。”
之后馮正明安排其他三家店的人員都先回去。
“晚上的營業如果來不及,你們可以適當推遲一些營業沒關系,我們今天就當是大家集體團建學習了,不用著急做生意。”
三家店如今的店長紛紛點頭答應。
然后他們領著各家店的人,分別打了出租車返回各自的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