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徒弟忍不住搶著開口。
“師父,馮師叔跟您都是魯菜廚師,在泉城你們之間關系也不錯,他不會在這個事情上卡著,不讓我們酒樓上吧”
孔興禮笑了笑:“情分歸情分,若是光講情分,那也就不用那本推薦指南了。”
接著孔興禮站起身:“好了,我們想要上推薦指南,那么就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
他目光掃過每一位徒弟,包括后廚里的學徒們。
“你們大家有沒有信心,我們在滬城開業第一年,就上滬城推薦指南啊”
眾人先是面面相覷,隨后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
“有。”
孔興禮很滿意:“好,既然我們都有信心,那我們就一定要上。”
馮正明在整治過廚師協會和餐飲協會后,也是正式開始今年推薦指南的評選。
黃濤、蔡先生和唯靈先生再加上滬城兩位老師傅,他們組成一組專業性更強的評審。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另外兩組評審,全部都是從滬城各行各業篩選出。
三組評審會交叉對滬城大大小小的餐館、小吃店、高級餐廳、酒樓分別體驗。
對小餐館和小吃店,更多是從菜品特色,味道上進行評審。
不會有太高的服務方面的要求。
對店內的一些布置,也不會專門有什么要求。
只要是保證基本上的衛生整潔就可以。
對高級餐廳和酒樓要求會更多。
首先是對客人的服務態度。
其次是要看店內的各種裝修和布置。
包括店里桌布、桌面上擺設、餐盤和餐具等等。
這些都會是評審的部分。
當然最重要的地方,還是高級餐廳和酒樓菜品的評分。
色、香、味、器、型。
五個方面都會分別進行打分。
用餐過程中,整體環境的體驗感,還有餐廳里服務人員的一些基本服務。
三組人相互之間并沒有什么交集,都是分開進行體驗、品嘗和打分。
事后會進行匯總,對不同點的得分進行一些審核。
整個過程時間周期也會很長。
光是要體驗完滬城大大小小的餐館、街頭小吃店、高級餐廳和酒樓,就是一個很耗費時間的過程。
畢竟也不可能讓評審們一天吃上十幾頓。
周期拉長也是對各家店的負責。
而實際上在馮正明的設計中,黃濤、蔡先生、唯靈先生和兩位滬城老師傅,他們更多像是擺在明面上的評審。
是給到高級餐廳和酒樓一些壓力。
可以讓另外兩組人,自由度更高去體驗、品嘗和打分。
這么做,基本上還是能夠保證到最終結果基本公平公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