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偉也認同馮正明的這個說法。
“是的,你不是也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馮正明微笑:“我還是有不少人幫我。”
跟著他舉例:“就像是沒有姐夫你和我大姐,我也不能把泰城的分店開這么好。”
劉忠偉跟著笑了起來:“你這話說的,應該是我們感謝你,你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聊著天,張睿軒拿著自己本子和筆跑回來。
馮正明又給他說了一遍做鍋包肉細節,讓他認真記在自己本子上。
既然來了分店,馮正明也在店里亮了一手。
想到張睿軒做了一道鍋包肉。
馮正明:“教你做一道魯菜中的肉片菜,白菜醋溜肉片。”
張睿軒頓時來了精神,連劉忠偉也都是滿臉期待。
做這個菜,馮正明選用的不是里脊肉,是帶著一點點肥的腿肉。
除了豬肉,主要搭配的輔料自然是大白菜。
馮正明專門叮囑:“這個菜我們只用白菜梆子,白菜葉的部分,可以留著做一個白菜卷。”
其他的一些輔料還有青蒜、木耳、小白菜。
馮正明很詳細的一步一步做給后廚里所有人去看。
豬肉切片的時候,他是認真提醒:“肉片要比鍋包肉的薄一點,切成這種菱形片。”
“大白菜的這個梆子,可以中間這樣劈開,不然太厚了,也是切成這樣棱形片,也稱之為象眼片。”
所有主料輔料配料都準備好,馮正明接著開始烹飪這個菜。
“肉片也是給一個底口,上糊的時候,不要像是鍋包肉那么厚,薄薄的一層糊就行。”
肉片上糊后,也是要抓到肉片表面上均勻的裹上糊。
然后是把木耳和小白菜焯水一下。
接著肉片滑油,大白菜片也用一點點油煸炒。
“這個煸炒的過程,也可以用過拉油,記住一定要快。”
之后是鍋里放很少一點油,蔥姜蒜末下鍋煸炒出香味。
烹入醋,加入高湯,再加入醬油、鹽、味精調口。
把鍋里的湯汁燒開后下肉片。
“可以先勾芡,也可以先下肉片,然后木耳下鍋一起燒一下,接著勾芡,記住這個勾芡不要太厚了,要稍微比你鍋包肉的芡薄一些,保留一定湯汁。
最后下大白菜和青蒜還有小白菜,大火頂上翻勺均勻后,再烹一次醋,接著淋上一點椒油,這邊可以出鍋裝盤。”
看完馮正明全程的烹飪,讓劉忠偉和張睿軒也是學到了一手。
“這道菜算是比較家常的一道菜,放在店里菜單上,相信會有客人點的。”
言罷馮正明讓后廚大家都嘗嘗味道。
大家拿來筷子全都是一起嘗了嘗。
這道菜和鍋包肉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滋味了。
沒有絲毫的甜味,是很傳統魯菜的咸鮮口,帶有著一點點醋的酸味。
但是這個酸味卻并不刺激,反倒是因為有這一點酸味,讓這道菜吃起來更加開胃可口。
劉忠偉不禁感嘆:“好吃,感覺這么一道菜,起碼能吃兩碗飯。”
后廚學徒忍不住插話。
“兩碗根本不夠,能吃三碗。”
“湯泡飯,還能再加一碗。”
馮正明笑了:“哈哈哈,量力而行,不能吃太多。”